煤炭业向“绿”而行

来源:常见问题    发布时间:2024-03-04 08:37:15 点击:1次

  有“乌金”之称的煤炭正以“绿”换新颜。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露天煤矿绿色低碳发展现场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孙守仁表示,从精细勘察设计到绿色智能开采,从矿区环境治理到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煤炭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内涵正不断丰富创新。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稳步推进,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主体能源之一,面临加速绿色低碳转型的艰巨任务。当前,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取得哪些进展?如何将绿色低碳贯穿开采、运输、利用等各环节?

  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驱车前往黑岱沟露天煤矿,本以为矿区会是烟尘弥漫、满目荒山,可随着行驶的深入,窗外的矿山上依然树木成荫、满眼皆绿。

  登上黑岱沟露天煤矿观景台,脚下矿区内的开采工作正有序进行。在一处作业面,开采出的煤炭经破碎后,通过长达5公里的皮带封闭运输走廊,来到选煤厂进行洗选加工,之后装车发往全国各地。与此同时,容量达55立方米的矿用电铲将开采爆破后的岩石分别装载到6辆载重达330吨的自卸卡车上,随后运往排土场。这些岩石将被运到开采完的回填区,覆盖黄土进行绿化。

  “绿色开采是煤矿实现高质量转型的首要前提,安全、节能、减排是核心,提高爆破精准度、优化开采工艺并创新管理是高产高效的关键。”国能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矿长钮景付介绍,作为我国首个年产量突破3000万吨的特大型露天煤矿,黑岱沟煤矿在开采上采用了国内独有的高台阶抛掷爆破与吊斗铲倒堆工艺,作业效率高、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低、生产能力强,每年可节约2万多吨标准煤,减少运输剥离物超过1500万立方米,资源回收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

  近年来,我国煤矿开采工艺和装备水平显著提升。露天矿工艺设计持续优化,标准规范逐渐完备,开采工艺正由单斗—卡车间断工艺向半连续、连续工艺转变,且逐渐向综合开采工艺方向发展。在井工矿开采上,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无煤柱开采等煤炭绿色开采技术获得推广,煤炭资源回收率显著增加。

  《2022年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我国煤炭行业着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国原煤入洗率由10年前的56%提高到69.7%,矿井水综合利用率由62%提高到79.3%,土地复垦率由42%提高到57.8%;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5亿千瓦,占比达94%左右;大型煤炭企业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下降到9.7千克标煤/吨。

  “作为传统能源行业,煤矿已由过去增量式开发进入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要努力实现生产精细化、设备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安全高效化、绿色低碳化,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发展,建立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相互协同的绿色低碳发展体系。”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向阳说。

  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2)》显示,目前我国共建设11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创建了50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在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生态修复治理、构建矿区社区和谐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煤炭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等地,不少煤矿集中位于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近年来,通过在矿区生态重建理论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创新,多个矿区涌现出一批绿色矿山建设样板。

  通过腐殖土回收、地下水恢复、放坡覆土、恢复植被物种等治理手段,呼伦贝尔大草原深处的伊敏露天矿“开矿不见矿、矿在美中藏”;黄土高坡上的平朔矿区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形成了“剥离、开采、回填、复垦”一体化绿色矿山建设模式;青藏高原海拔高处的木里矿区通过构建水系连通、引水代填,让多年的开采“伤疤”实现两年见绿。

  通过梳理发现,在矿区生态治理过程中,由于各个矿区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治理与修复时需要把握的技术难点也因地而异。如黄河流域矿区的治理重点在控制水土流失,而云南矿区及周边多数土地不能够满足农业种植需求,需要对土壤进行提质增效。

  “在看到多个矿区生态修复成效显著的同时,全方面提升生态治理水平依然需要久久为功。”孙守仁坦言,当前有部分矿区简单认为生态治理就是种草种树,把生态复垦等同于复耕,能省则省,缺乏长远规划和科学设计。应快速推进从土地复垦、植被恢复等单一模式向生态重构、生产建设、农业养殖、文旅产业、生物保护等多元化生态模式转变。

  国能准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善周表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集团在创新形成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开拓“生态+”多元产业体系,建设矿山博物馆、生物多样性公园、工业遗迹保护等工业旅游景区,推动工业、农牧业与文旅业融合发展,做活“生态”文章,持续创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换之路。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人们印象中煤矿主要依赖“挖煤—卖煤”“发电—卖电”的传统模式。如何跳出旧有路径、破解“资源陷阱”,走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新路子是摆在煤炭行业转型发展面前的关键难题。

  “未来,煤炭不仅用于燃烧发电,且能解锁多领域工业化应用场景的清洁特种燃料。”在国能准能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孵化基地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研发中心燃烧应用实验平台上,锅炉内橘红色火焰燃烧正旺,科研人员甄鹏向记者介绍了这一新型高效清洁燃料的多种用途。

  小小一块煤,在水和少量添加剂的作用下,经纳米化工艺处理,就成为最小粒径达50纳米、具有储氢赋能特性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在火力发电领域,该燃料可大幅度降低发电煤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此外,基于其着火性和流动性与柴油相似的特点,开发出了可替代燃油生产工业炸药的煤基纳米碳氢添加剂及制备工艺,相较于传统硝铵炸药,煤基纳米碳氢硝铵炸药原料成本可降低12.7%,爆速高于3100米/秒,猛度提升20%,做功能力提升35%。“新型煤基纳米碳氢炸药及制备工艺技术”项目已通过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成果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碳排放大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关乎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去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提到要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

  “推进煤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在于清洁化生产和资源化利用。”甄鹏和记者说,一方面,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提高燃料燃烧效率,让煤炭充分燃烧,进而达到节能降碳的效果;另一方面,需结合煤炭自身特质实现全要素综合利用,如准格尔矿区煤炭富含铝、镓、锂等金属元素,可以在清洁生产的基础上推动从煤到电、到高铝粉煤灰和氧化铝、再到铝镓锂等伴生资源的产业链纵向延伸,实现煤炭的价值跃升。(王轶辰 纪文慧)

  中医认为,春季人体需要疏肝、理气、排毒,疏通已造成的阻塞,让肝气得以升发,并把冬天潜伏在体内的病邪宣泄出去。

  痛风发作是由于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关节局部急性炎症反应。

  不仅如此,在科普实践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还会结合直播与短视频两种形式,提升科学知识的传播效率。

  世界互联网大会“算力网络”专题论坛:“算力网络”为智慧世界建设提供澎湃动力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算力方面的相关需求迅速增加,各国竞相发展算力产业。作为算力主要载体,算力网络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

  地质工作者在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四岔口村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七鳃鳗化石,其身形细长如鳗鱼,口如吸盘。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北古所”)张江永研究员鉴定为孟氏中生鳗。

  29日,在中国民用航空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相关负责人解读《新时代新征程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行动纲要》时表示,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航空运输强国,基本实现航空出行国内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核心技术装备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国产大飞机实现规模化运营。

  从“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看加强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2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最新发布的十大进展有哪些特点?有何重要意义?

  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开站。考察站运行工作有哪些?如何支撑科学研究?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魏福海一一作了解答。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因此,扎实提高科学传播的质量,能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体育锻炼有益健康,但坚持起来却非易事。研究人员发现,不想体育锻炼其实是人类进化出的一种本能。若想坚持锻炼,人们还要想办法克服大脑的这种“惰性”。

  治疗抑郁和焦虑等疾病的药物通常会带来多种副作用。新加坡国立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参与的研究小组发现,经过仔细修改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中的松弛素-3分子,可降低治疗这些疾病的副作用,提高治疗效率。

  教育部28日在京举行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此次巡回宣讲活动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为主题,宣讲团成员由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领域的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等优秀教师代表共25人组成。

  全球清洁能源革命持续推进,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无记忆效应和低自放电率等优势需求激增。然而,锂离子电池的充电速度、工作时候的温度、安全性仍是制约其逐步发展的瓶颈。

  2月2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国家铁路局和中国民用航空局相关负责人就交通运输高水平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相关情况回应了社会关切。

  系上绿围裙,扣上黄草帽,拎上锄头、水桶,顶着太阳,王亭予在杭州初秋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中,踏上了一块黄土地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建设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27日在哈尔滨通过验收。

  作为中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以“买全球卖全球”闻名于世。近期,因为“义乌老板娘”可以无缝切换多国语言介绍自家商品,人们再次被这个号称“世界超市”的贸易重镇所震撼。

  “去年玉米大丰收,今年又包了300多亩地,咱盘算着,也‘整’台机器,起垄、播种、侧深施肥都好使,早点为春耕做个准备。”

  【科技前沿】湖北十堰发现3亿多年前古植物化石群 对推动石炭纪地层古生物研究有重大意义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坎子山地区日前发现了新的生物化石资源。通过对比国内外植物化石组合和对区域地层做出详细的调查核实,地质专家确认这是一个石炭纪早期的植物化石群,形成时间距今大约3.4亿至3.2亿年。

  以人才驱动科学技术创新,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这是我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的基本逻辑。

上一篇:煤炭未来仍是主体能源
下一篇:煤炭归于周期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