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来源:产品展示    发布时间:2023-12-08 12:09:22

  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辽宁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意见》,提出努力将辽宁打造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紧扣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等方面具备极其重大的战略地位,关乎国家发展大局。辽宁地处黄金纬度带,位于东北地区之南,拥黄渤两海,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矿产和石油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历史悠远长久,产业基础雄厚,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第一炉钢、第一架飞机、第一艘巨轮等1000多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都诞生于此,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面对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新的重大发展机遇,辽宁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改变“拼资源、拼速度、高投入、低产出”的传统发展模式,追求“内涵式”发展,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为积极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东北地区重振雄风、再创佳绩贡献辽宁力量。

  辽宁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政策叠加的红利释放期、发展动能的加快集聚期、产业升级的转型关键期、跨越赶超的发展窗口期。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标志着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步入了“新赛道”,应当精准把握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全省上下不懈奋斗,紧扣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加强统筹谋划,优化政策供给,强化项目支撑,以“辽宁之为”担当“国之重任”、服务“国之大者”,全力打造新时代“六地”。要积极主动把握好重大发展机遇,把推动辽宁全面振兴融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去思考,用好用足国家政策,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习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学技术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长期以来,辽宁存在工业结构单一、传统产品占比高的结构性矛盾,需要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要紧紧扭住科学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构建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打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力度,强化项目支撑,推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突破,提升产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激发振兴发展强大动能。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密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搭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平台,共享人才、研发、渠道等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加大对创新企业、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营造有利于产业创新的良好环境。

  优化产业布局。根据辽宁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产业园区,建设具有引领力与影响力的区域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瞄准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将AI、生物科学技术、新能源等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相结合,全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重点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热情参加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接国内重大区域发展的策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高辽宁开放合作水平,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

  重视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是民生之基,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重视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确保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水平。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满足产业体系调整和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发挥职业技能人才的优势。适当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并留住优秀教师,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提升教育质量。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是民生之本,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各企业可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使其能满足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拓宽群众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减少信息差,提高群众就业率。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拓宽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对特殊群体给予更多关爱和帮助。优化社区服务,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完善休闲娱乐和养老设施建设,加大对幼童托管、养老服务等社会机构的扶持和监督管理力度,提升幼儿教育和养老服务能力。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事业是重大民生工程,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对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规范治理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修复和保护,增加绿化面积,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群众生活质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冰雪资源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等,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完善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冰雪特色乡镇和村落,扩大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强特色旅游宣传引导,推动文化旅游发展提质增效,努力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

  【作者单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协同创新框架下公安新型智库构建研究”(L18DTQ003)阶段性成果】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一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