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经济学第12章-能源安全
来源:产品展示    发布时间:2024-02-13 15:51:28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更好的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1、能源经济学第十二章 能源安全 1目录12.1 能源安全概论12.2 能源安全综合评价12.3 能源安全预警12.4 国际能源合作12.5 能源外交12.6 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及预警212.1 能源安全概论12.1.1 能源安全的定义12.1.2能源安全的内涵及演变12.1.3能源安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12.1.1 能源安全的定义狭义的能源安全主要是保障能源的持续稳定供应,尤其是石油的稳定供应。2004年世界石油贸易示意图4学者/机构对能源安全的描述前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石油的安全和可靠供应取决于多样化,也只有多样化。石油战略学家丹尼尔耶金能源安全的目标是指以不危及国家价值观和目标的方式,以合理的

  2、价格确保充足可靠的能源供应。约瑟夫欧姆增加了环境保护的约束“90年代能源安全的目标是通过增加经济竞争力和减少环境恶化,确保充足可靠的能源服务”。京都议定书重新界定了能源安全的概念,增加了能源的使用不应对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构成大的威胁的要求。能源经济学家阿尔哈吉“以最低的社会成本、最小的价格波动,保障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确保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的经济稳步的增长”。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10“广义的能源安全定义为充足的(adequate)、买得起的(affordable)和可靠的(reliable)能源供应。国际能源署能源效率管理能源安全可以看作为一个风险管理问题:把供应中断风险和长期不

  3、利的市场趋势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12.1.1 能源安全的定义本书将国家能源安全概括为两个层面: 能源经济安全(传统的能源供应安全) 能源生态环境安全(能源使用安全)这里对能源安全的界定为:5满足国家经济发展需求的可靠的、买得起的、持续的能源供应,同时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2.1 能源安全概论12.1.1 能源安全的定义12.1.2能源安全的内涵及演变12.1.3能源安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612.1.2能源安全的内涵及演变可获得性和稳定能力经济性和多样性持续性和经济性多样性和环境兼容性全球性和环境兼容性7 战争和冷战时期能源的生产、加工、储备和运输的安全保障。和平发展时期经

  4、济安全和使用安全,即能源安全的风险要素主要是市场和价格风险而不是供应中断风险,以及化石能源和核能的使用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任何大的威胁。工业化建设时期保障能源的持续的、廉价的供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逐步由单独强调供应安全向供应和使用安全并重的方向转变。工业化完善时期既包括保障能源的安全供应,又包括能源的使用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任何大的威胁。12.1 能源安全概论12.1.1 能源安全的定义12.1.2能源安全的内涵及演变12.1.3能源安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812.1.3能源安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能源经济安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能源经济安全危机主要是通过能源供应短缺、能源

  5、价格高涨等形式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国际社会的稳定。9 历次世界石油供应短缺量对比图 (资料来源:World Economic Forum,2006)局部战争与动荡引起石油供应短缺是石油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12.1.3能源安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石油危机主要是通过石油的供求和石油价格的波动来影响世界宏观经济。石油的供求与价格两者之间紧密相连:10石油供应短缺石油价格波动世界经济世界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12.1.3能源安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石油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1 石油价格波动与世界经济稳步的增长联动关系图(1970-2017年) (资料来源:World Bank,2

  6、011;EIA ,2011 )12.1.3能源安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2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世界经济增长率从1973年的6.61%分别下降到了1974年的1.61%和1975年的1.09%;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世界经济增长率由1978年的4.38%下降到1980年1.95%;第三次石油危机期间,世界经济增长率从1989年的3.76%下降到1991年的1.56%。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石油税收政策的调整、IEA 调控作用凸显、各主要进口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建立,以及天然气等其他能源的替代作用显现等原因,使得第二、三次石油危机的影响明显小于第一次的影响。12.1.3能源安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石油危机对通货

  7、膨胀的影响13石油危机与世界通货膨胀(1968-2018年) (数据来源:World Bank,2019)12.1.3能源安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能源生态环境安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能源使用不安全将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和社会生产,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未来数十年内,如果我们国家的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地增长,巨大的能源需求还将持续,并进一步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大量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污染将持续,公众健康和社会生产将面临严重的环境威胁,并造成巨大的经济及人员损失,能源消费安全也将受到严重威胁。14能源生态环境安全是指能源的使用不应对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

  8、生态环境构成大的威胁。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支撑了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地发展;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是20世纪90年代的两倍多,达到了32.5亿吨标准煤;目录12.1 能源安全概论12.2 能源安全综合评价12.3 能源安全预警12.4 国际能源合作12.5 能源外交12.6 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及预警1512.2 能源安全综合评价12.2.1能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2.2.2世界能源安全预警现状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比较1612.2.1能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7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图能源供应安全主要受能源储采比、自给率、进口来源、运输、效率、战略储备以及价格等因素的影响。能源使用

  9、安全主要受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生产事故、污染物排放强度、能源份额、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比例等因素的影响。12.2.1能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能源供应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能源供应安全的定义持续的、稳定的、可靠的能源供应,以及合理的能源价格。从能源资源禀赋、生产、储备、市场、进口、到消费,并贯穿整个供应链;同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可确定能源供应的如下四类八个评价指标:18可持续性评价指标能源储采比、能源强度、人均能源消费量稳定性评价指标能源自给率、能源价格波动率可靠性评价指标能源储备率、能源进口的多元化指数多样性评价指标能源多样化指数12.2.1能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能源使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考虑能源生产

  10、、消费和清洁高效利用三个层面,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可确定能源使用的如下三类六个评价指标:19能源生产的安全性评价指标能源生产安全指数能源消费的安全性评价指标碳排放强度、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指数、单位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能源消费的环保性评价指标终端能源消费的电力份额、清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份额12.2 能源安全综合评价12.2.1能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2.2.2世界能源安全预警现状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比较2012.2.2 世界能源安全预警现状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的思想评价能源安全指数采用等权重,模型表达式如下:效益型指标归一化方程:成本型指标归一化方程:21层次分析法(analyt

  11、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很难按照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对其做综合排序;不同时期各指标的重要性也会略有变化12.2.2 世界能源安全预警现状评价指标公式指标说明能源储采比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化石能源的储采比,效益型指标能源强度单位GDP能源消费量,成本型指标人均能源消费量平均每人的能源消费量,成本型指标能源自给率度量能源消费的自给程度,主要是化石能源自给率,效益型指标能源价格波动率度量能源价格的波动程度,本研究采用国际原油价格,成本型指标能源储备率度量能源战略储备规模,本研究

  12、采用战略石油储备,效益型指标能源进口的多元化指数度量能源进口的分散程度,本研究采用原油进口多元化指数,效益型指标能源多样化指数度量能源供应的多样化程度,效益型指标能能源生产安全指数度量能源生产安全程度,本研究采用煤炭产量的百万吨死亡率,成本型指标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成本型指标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指数度量消费单位能源的碳排放程度,成本型指标单位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度量消费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硫排放程度,成本型指标终端能源消费电力份额度量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效益型指标清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份额度量核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效益型指标2212.2.2 世界能源安全预警

  13、现状变量变量说明能源安全指数指标 的权系数 指标 的特征值第 种化石能源的储采比第 种化石能源的份额能源消费量第 种能源的自给率分别是第 种能源的消费量、出口量和进口量第 种能源价格的方差第 种能源的战略储备率能源的战略储备库存量第 种能源从第 个进口来源的份额第 种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份额碳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23模型中各指标的变量说明12.2 能源安全综合评价12.2.1能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2.2.2世界能源安全预警现状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比较24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比较1.典型发达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指数总体呈波动上涨的趋势1)发达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体系日臻成熟2)

  14、美国能源供应安全体系最完备3)受资源禀赋的制约,德国能源供应安全受外界影响较大4)日本能源供应安全体系最完备,尤其是战略储备体系25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比较26代表性发达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指数变化代表性发达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指数总体呈波动上涨的趋势,日本和美国能源供应安全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德国能源供应安全指数波动更大一些。1)发达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体系日臻成熟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比较27根本原因:20002010年美国、德国、日本的能源强度呈迅速下降趋势;人均能源消费量也呈下降趋势;能源多样化指数和能源进口多 元化指数均呈上涨的趋势;能源储备率稳步提高;德国、日本能源产量有限

  15、,能源资源储采比变化不大;美国能源资源储量丰富,能源储采比下降较少。另外,海湾战争的爆发导致2004年美、德、日三国的能源供应安全指数出现了显而易见地下降。1)发达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体系日臻成熟28美国能源供应安全指数变化(2000-2010年)能源资源探明可采储量储量(2010年)占世界储量比重世界上的排名储采比煤炭2373亿吨27.6%1241天然气7.7万亿立方米4.1%412.6石油309亿桶2.2%1211.3虽能源资源丰富,但因人均能源消费量大,依然是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国总体上美国能源供应安全指数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09年和2010年的能源供应安全指数呈跳跃式增长。2)美国能源供应安全

  16、体系最完备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比较29根本原因: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人均能源消费量 迅速下降;能源强度的大幅度降低;能源自给率和能源储备率显著提升;能源供应的多样化和能源进口的多元化程度慢慢的升高,而且 金融危机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减弱,有利于能源供应安全。2)美国能源供应安全体系最完备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比较30德国能源供应安全指数变化(2000-2010年)2000年以来,德国能源消费量呈下降趋势,能源供应安全指数呈波动上涨的趋势。根本原因:德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下降;能源强度迅速下降;能源供应的多样化和能源进口的多元化程度缓慢提高;而且,受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

  17、的双重影响,德国能源供应安全指数波动更明显。3)受资源禀赋的制约,德国能源供应安全受外界影响较大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比较31日本能源供应安全指数变化(2000-2010年)2000年以来,日本能源供应安全指数呈波动上涨的趋势。主要由于:能源强度和人均能源消费的降低,及能源储备率的提高;另外,日本的能源自给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很小。特点:能源资源极为贫乏,化石能源主要依赖进口,能源自给率不足20%;重视战略能源储备;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资源也非常有限;油气进口只能依赖中东地区;能源供应的多元化程也很难进一步提升。4)日本能源供应安全体系最完备,尤其是战略储备体系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

  18、应安全比较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比较2.典型发展中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1)发展中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体系任重道远2)我国能源供应安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3)印度能源供应安全体系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321)发展中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体系任重道远33与发达国家不同,20002010年代表性发展中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代表性发展中国家能源安全指数变化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比较1)发展中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体系任重道远34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阶段:能源储采比迅速下降;人均能源消费快速上升;能源自给率的下降;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提高不足以阻止能源供应安全指数的下降。

  19、另外,2003年海湾战争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重了两国能源供应安全指数下降的趋势。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比较2)我国能源供应安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35中国能源供应安全指数变化(2000-2010年)2000年以来,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指数呈下降趋势;虽然2007年、2009年和2010年呈上涨的趋势,但仍明显低于2003年以前的水平。2006年我国政府实施的节能减排政策和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建设,有助于能源供应安全指数的反弹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比较2)我国能源供应安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36中国能源供应安全指数变化(2000-2010年)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比较

  20、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人均能源消费量大幅度的增加,上半年油价飙升,石油进口量也飙升,下半年油价骤降,由于我国库存已满,进口量反而大幅度减少,所以综合因素导致2008年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指数最低3)印度能源供应安全体系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37印度能源供应安全指数变化(2000-2010年)煤炭资源较为丰富,油气资源相对有限,化石能源储采比高于中国。2000-2007年印度能源供应安全指数变化不大;2004年和2005年受海湾战争的影响,安全指数出现了下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印度能源供应安全指数出现了新一轮下滑。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比较3)印度能源供应安全体系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38主

  21、要原因:2000-2007年印度人均能源消费增长相对缓慢,而2007年之后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则相对较快;2000-2007年能源自给率下降缓慢,2007年之后则迅速下降;2000-2006年印度能源储采比下降非常缓慢,其后则迅速下降。整体呈现两阶段下降的趋势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比较3.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多数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指数大幅度提高1)金融危机缓解了全球石油供应的焦灼的事态。2)金融危机导致油价暴跌,价格风险降低。3)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能源需求的减少。3912.2.3典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比较目录12.1 能源安全概论12.2 能源安全综合评价12.3 能源安全预警12.4 国

  22、际能源合作12.5 能源外交12.6 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及预警4012.3能源安全预警12.3.1能源安全预警概述12.3.2能源安全预警体系研究框架12.3.3能源安全预警系统构建思路4112.3.1能源安全预警概述1. 研究能源安全预警的意义从内涵来看,从时间尺度来看,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保证 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有序性和社会的稳定性方面具备极其重大作用;能源安全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到国家安全体系中来。42能源供应安全能源使用安全能源安全短期能源安全长期能源安全能源安全我国的能源供应受到以下现实情况的影响:(1)除煤炭外,我国其他能源资源并不丰富;(2)随着

  23、我国经济的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费量也 越来越大;(3)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之下,除了受自身条件制 约外,受国外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愈发明显。建立完善的能源安全预警体系非常必要而且重要。 4312.3.1能源安全预警概述44能源安全预警是指对能源运行的各项活动进行监测,基于历史数据,对未来能源安全演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当出现异常状况时,能够进行预报,并针对不同情况提供相应措施,以期达到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使用安全的目的。2. 能源安全预警的界定能源安全预警的基本流程:设置度量指标建立预警模型进行能源安全监测和预测若出现警情追溯警源进行警度预报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明确预定目标警源是指能够

  24、影响能源安全的因素。警情是指能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已出现的或潜在的非正常情况。警度描述的是警情的严重程度。12.3.1能源安全预警概述能源安全预警的研究目标之一就是预报警度。一般来说,能源安全预警警度分为正常、轻度危险、中度危险、重度危险、极度危险五个等级。警源数量变化区间对应于五类警度分别为正常警限、轻度危险警限、中度危险警限、重度危险警限和极度危险警限。能源安全预警的目的:(1)当能源安全出现警情时,追溯警源,并在此基础上模拟警情可能导致的各种后果;(2)控制警源,并针对警情发生的强度和广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或缓解警情造成影响的政策建议。4512.3.1能源安全预警概述46监测指系统能够实

  25、施监督能源运行中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监控我国能源安全的综合情况,出现异常时能发现问题源头.预测指能够对我国能源安全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可以帮助 决策者提早发现问题,在没有酿成大危机之前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遏制。预报系统发布的警度能够显示危机发生的广度和强度,不同的广度和强度采用的应急预案不同。反馈和矫正指当出现危机时,采用应急预案进行危机控制,措施实施后效果好坏可以通过指标值的变化显现,系统从而实现措施反馈功能,并且系统通过预警结果和实际结果进行对比,不断的修正系统的指标和参数标准,以确保系统预警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能源安全预警系统应该具备监测、预测、预报、反馈和矫正的功能(迟春洁,2

  26、011)。12.3.1能源安全预警概述12.3能源安全预警12.3.1能源安全预警概述12.3.2能源安全预警体系研究框架12.3.3能源安全预警系统构建思路4712.3.2能源安全预警体系研究框架能源安全预警的基本程序应该包括五个阶段:确立预警目标、制定预警指标体系、建立预警模型库、预报警情和制定预案措施及提出对策建议。48能源安全预警研究框架图 1. 确立预警目标确立预警目标即确定预警的对象,对能源的哪些品种、或者哪些区域的安全进行预警。能源安全预警的最终目的是保证能源安全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使用安全。49能源供应安全指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能源供给具有有效的保障,具有免受供给中断或者价格暴涨等突

  27、然打击的能力,其散布于国内外的能源储量、市场和投资等商业利益不受影响,经济安全所依赖的能源供给不受国际政治、经济危机等负面效应的影响。目的是为防止能源价格大幅波动,能源供应突然中断、国际能源地缘政治中心发生动荡对我国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造成危害;能源使用安全指能源消费和使用不应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不应对人类生活环境构成任何威胁,也就是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能源的使用安全包括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节约能源,减少能耗;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尽量使用洁净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12.3.2能源安全预警体系研究框架对于不同种类的能源,在进行能源安全预警时,应采用先分后合的方式,对每个子系统进行预警,然后再

  28、利用适当的模型进行合并,预测能源整体安全状态。确定预警目标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完成:查阅大量能源安全相关文献;向与能源相关领域的研究或工作人员发放调查问卷;邀请能源专家进行讨论。50按照基本形态包含范围能源一次能源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二次能源指一次能源加工转换的能源产品包括电能、汽油、煤油、柴油以及蒸汽等。12.3.2能源安全预警体系研究框架2. 制定预警指标体系制定预警指标体系即为寻找影响预警目标的警源,并将之转化为指标形式。寻找警源需按照由上往下逐步分解的方式进行。目前的研究一般会按能源种类分别设定指标体系如中国能源预警模型研究中将能源安全系统分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

  29、个子系统,针对每个子系统分别从供需因素、运输因素、灾变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五个方面设立了不同指标体系。5112.3.2能源安全预警体系研究框架指标体系可分为四层总体层、时间层、模块层和要素层。52总体层从总体上综合表达了能源安全的基本状况,所要达到的目的。 时间层从长期和短期的角度进行描述短期能源安全强调能源的可获得性、能源供给的及时性和可靠性以及能源价格的稳定性;长期能源安全强调能源资源的充足性、能源消费结构的合理性、能源使用高效性、能源使用的可持续性和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等。模块层将整个预警分为能源供应模块和能源使用模块,每一模块分别对应不同的影响指标。要素层影响或决定模块层要素的关键

  30、指标。应遵循科学性、重要性、系统性、可比性、动态性、简洁性和可得性原则。12.3.2能源安全预警体系研究框架3. 建立预警模型库以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构建能源安全预警模型。建模的基本思路是:对能源分种类进行建模仿真,能源安全预警系统模型库如下: 53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长期长期煤炭安全仿真模型长期石油安全仿真模型长期天然气安全仿真模型长期电力安全仿真模型短期短期煤炭安全仿真模型短期石油安全仿真模型短期天然气安全仿真模型短期电力安全仿真模型将所有关键指标纳入仿真模型中,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模拟现实情况,并利用历史数据校正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要素层关键指标之间关系以及关键指标对能源供应和能源

  31、使用代表变量的影响关系。12.3.2能源安全预警体系研究框架4. 预报警情 本阶段的工作为根据模型输出结果,并结合警情判断准则库确定警情级别。 采用专家系统的思想来建立警情判断准则库。 54专家系统是一种具有大量专门知识与经验的智能程序系统,它能运用能源安全领域专家多年的经验和专门知识,模拟专家的思维过程,解决能源安全领域中的问题(吴泉源,1995)。12.3.2能源安全预警体系研究框架4. 预报警情 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经过专家系统推理,发出警兆预报。55知识库存放能源安全领域的基本知识和该领域问题的专家知识。通过知识获取为修改知识库中的原有知识和扩充新知识提供相应手段。推理机用来控制、

  32、协调整个专家系统。解释机可以解释系统本身的推理结果,回答用户的提问,使用户能够了解推理的过程及所运用的知识和数据。12.3.2能源安全预警体系研究框架5. 制定预案及采取措施预警最终目的是提出缓解警情的政策措施。此处设计决策支持系统(DSS)作为提出政策建议的辅助工具。另一工作是提出能源安全预案在发生能源危机时能缓解危机、遏制警情扩散。制定安全预案时应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5612.3.2能源安全预警体系研究框架12.3能源安全预警12.3.1能源安全预警概述12.3.2能源安全预警体系研究框架12.3.3能源安全预警系统构建思路5712.3.3能源安全预警系统构建思路58从横向角度看,能源安

  33、全预警的最终状态由能源供应和能源需求共同决定:当能源供应和能源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能源安全处于无警状态;当能源供应与能源使用出现不均衡状态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不均衡程度的大小,利用警情规则库规则进行警情判定。能源安全预警系统横向框架图59能源供应子系统划分为煤炭供应模块、石油供应模块、天然气供应模块、可再生能源供应模块和电力供应模块评价从国内外的能源产地获取能源的能力,即可得到每个模块短期、长期的供应量,也能得到短期或长期能源供应总量。能源需求子系统包含各行业能源需求模块、各区域能源需求模块、生态环境模块和社会福利模块通过行业和区域的视角反应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量以及行业调整的方向;用环境

  34、和福利作为负反馈,来控制影响相应的能源需求量。12.3.3能源安全预警系统构建思路通过市场和政策链接两个子系统:能源市场通过能源价格等对供需进行调整,国家政策也可以通过投资和税收等影响能源的供需。反之,供应子系统和需求子系统也可对市场和政策形成反馈,四个子系统相互影响,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6012.3.3能源安全预警系统构建思路61从纵向角度可分解为:煤炭安全预警子系统、石油安全预警子系统、天然气安全预警子系统、可再生能源安全预警子系统电力安全预警子系统。有必要从纵向的角度构建能源安全预警由于各种能源消费比例不同,对外依存度不同,要根据不同能源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建模。能源安全预警系统纵

  35、向框架图12.3.3能源安全预警系统构建思路各子系统的关系为:首先进行每个子系统的预警工作每个能源子系统也是由供应和需求模块组成的,因此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特定能源的预警;然后将各个子系统的预警结果按照一定方法汇总,得到整个能源安全预警的结果。这样,对于每个子系统可以发布相应的预警报告和制定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汇总后,能源安全的整体情况也能有所掌控。6212.3.3能源安全预警系统构建思路目录12.1 能源安全概论12.2 能源安全综合评价12.3 能源安全预警12.4 国际能源合作12.5 能源外交12.6 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及预警6312.4国际能源合作12.4.1国际能源合作的目的意

  36、义12.4.2国际能源合作的形式12.4.3国际能源合作项目风险控制6412.4.1国际能源合作的目的意义国际能源合作是国际行为体(民族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各自的能源利益,通过国际协调,使得能源领域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一致,并采取可操作性的措施实现在国际协调中达成的共识和履行国际协议的行为(管清友, 何帆,2007)分享能源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稳定的能源供需,保持能源价格的稳定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全球能源利用的转型12.4国际能源合作12.4.1国际能源合作的目的意义12.4.2国际能源合作的形式12.4.3国际能源合作项目风险控制6612.4.2 国际能源合作的形

  37、式国际能源合作分类解释合作的利益体角度能源出口国之间的合作目标在于保障能源供应,抵御能源供应和价格波动中的风险。能源进口国之间的合作目的在于保证本国的能源商品以合理而稳定的价格出售。合作的手段角度实质性合作包括共同投资开发或出现能源危机时启动应急预案,由成员国共同执行等。非实质性合作主要合作方式基于对话,协调机制。合作的范围角度公司层面国家层面见下表区域层面全球层面公司层面主要指跨国公司,以及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公司之间处于跨国经营,提高公司资本盈利水平,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目的而进行能源合作。国家层面指能源进口国出于保证本国能源供应,抵御能源价格波动风险目的,与主要能源出口国进行的能源合作。

  38、区域层面各区域或国际组织以集团的身份与相对应的国际组织进行谈判,协调和维护成员国的利益,保障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尤其是维持国际能源市场价格的稳定。全球层面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能源组织主要是欧佩克(OPEC)和IEA,且二者之间的合作均为实质性合作。此外,还存在一些针对能源问题的对话机制,如八国集团议会,能源消费国与生产国之间的全球性定期对话以及联合国的一系列机制等等。非政府组织如世界能源理事会等在国际能源领域也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12.4.2 国际能源合作的形式12.4国际能源合作12.4.1国际能源合作的目的意义12.4.2国际能源合作的形式12.4.3国际能源合作项目风险控制6912.4.3 国

  39、际能源合作项目风险控制国际能源合作项目风险主要有三个风险源:来自项目本身的风险来自项目涉及到的主要国家外部环境方面的风险来自项目涉及到的不同国别参与人员沟通、协调等方面的风险12.4.3 国际能源合作项目风险控制第一类风险需要从项目风险管理、控制的一般理论方法出发,对项目每一阶段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第二类风险是国际能源合作项目风险中最大、也是最难控制和管理的风险。有时须上升到国家层面才能协商解决,通常国际能源合作需要有可靠的能源外交做保障。第三类风险要引起重视。参与项目的主要人员可能来自多个国家,由于语言交流沟通上的障碍、不同的文化习惯背景和宗教信仰等,看似细微的地方,若处理不当

  40、都有可能导致项目失败。目录12.1 能源安全概论12.2 能源安全综合评价12.3 能源安全预警12.4 国际能源合作12.5 能源外交12.6 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及预警7212.5能源外交12.5.1能源外交的目的12.5.2能源外交的形式12.5.3我国能源外交的基本状况7312.5.1 能源外交的目的74保障本国长久的能源供应安全。提升本国在国际上的经济与政治地位。形成与他国的能源开发合作关系。实施“走出去”战略12.5能源外交12.5.1能源外交的目的12.5.2能源外交的形式12.5.3我国能源外交的基本状况7512.5.2 能源外交的形式一是指运用政治经济等手段进行的以能源资源的获得

  41、和安全为最终目的的外交政策和行为;为保障能源供应和自身的能源安全,依靠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经济政治地位,实现对能源的获取或控制。二是指以能源为手段而实现其他政治或经济目标的外交政策和行为。由于能源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以能源为手段与别国进行交涉,可以实现政治、军事等需求和目标。前一类实施者多为能源进口国以能源外交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侧重经济目的;后者多为能源出口国以能源外交提升国际影响力,凸显政治目的。无论是资源国、消费国还是过境国,不会放弃利用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拓展国际政治空间和影响的历史机遇(赵庆寺,2010)。12.5能源外交12.5.1能源外交的目的12.5.2能源外交的形式12.5.3

  42、我国能源外交的基本状况7712.5.3 我国能源外交的基本状况我国是典型的能源资源禀赋不均,富煤少油缺气的国家。中亚俄罗斯地区是与中国最为接近的油气富集区,可以直接通过管道运输为中国提供稳定的油气供应。中东地区近100多年来一直都是西方国家争夺的焦点,再加上中东国家多半已完成油气资源国有化,中国不易获得该地区的油气资源开采权。中国通过对非洲国家农业、水利、交通、教育等方面的大量援助获得了与非洲多数国家良好的外交关系,并因此在非洲获得了大量合作项目和利益。拉美地区中国则通过积极发展双边贸易关系,加大从拉美地区进口石油的力度,加强在拉美能源、采矿、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资,并通过贷款、资金支

  43、持、货币合作、“贷款换石油”等方式拓展能源领域合作。目录12.1 能源安全概论12.2 能源安全综合评价12.3 能源安全预警12.4 国际能源合作12.5 能源外交12.6 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及预警7912.6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及预警12.6.1我国能源安全现状12.6.2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12.6.3提高我国能源安全政策建议8012.6.1 我国能源安全现状19781996改革开放后,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以年均5.0%左右速度增长再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能源消费量基本保持不变1998增长缓慢,年均3%,出现“马鞍变化”20012005能源消费量出现了第二次飞跃,年均增速高达1

  44、3.0%2010我国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凸显,而且随着“世界工厂”身份的确立我国能源资源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据BP2012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1年我国煤炭资源可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位居世界第三位,而石油与天然气可探明储量仅为20亿吨和3.1万亿立方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迅速增加,对各类能源的消费都呈现快速上升趋势。12.6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及预警12.6.1我国能源安全现状12.6.2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12.6.3提高我国能源安全政策建议8212.6.2 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的挑战能源安全影响因

  45、素多样化的挑战单一安全向多元安全转变的挑战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1.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的挑战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量增长迅速,受国内能源资源储量和产能的制约,能源对外依存度也快速增长。能源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会带来一系列能源生产和使用安全问题。12.6.2 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2.能源安全影响因素多样化的挑战能源安全最初主要是石油安全,影响石油安全的主要因素: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是战争和地缘政治;当前油价成为影响石油安全的关键因素;勘探开发技术和上游投资也成为影响石油安全的因素之一;随着中东、北非等地区政治局势的动荡,影响石油安全的传统因素,如地缘政治、局部武装冲突、海盗袭击等因素

  46、变得越来越关键。 12.6.2 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因此,由广义能源安全的定义可知:能源安全影响因素从传统的战争和政治因素向价格、运输、技术、投资、地缘政治、局部战争、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多样化趋势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给国家能源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挑战。12.6.2 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3.单一安全向多元安全转变的挑战96年以前,仅是煤炭生产和使用安全问题。96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石油供应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相继成为天然气、煤炭的净进口国,天然气和煤炭的供应安全问题也形势严峻。电力未来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份

  47、额必将越来越高,且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核电安全不容忽视,应重视电力供应和使用安全。安全事故频发,煤炭和油气的安全生产问题不容忽视。总的来说,我国正面临着从传统的单一能源安全(煤炭生产安全、石油供应安全)向多元安全转变的挑战石油供应安全、煤炭供应安全、天然气供应安全、电力供应和使用安全、油气生产安全、煤炭使用安全等。12.6.2 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4.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加快优化我国煤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会受到能源资源禀赋的制约,且提高油气的消费份额势必加剧其能源供应安全风险。大力发展核电,将面临较大的核泄漏风险。风电、水电等可再生电力受地域的差异,长距离输配给电网供应安全提出

  48、新的挑战。全球气候变化会加剧飓风、洪涝、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次和强度, 造成大的破坏。因此,全球气候变化将会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京都议定书并未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目标,但作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面临的国际减排压力慢慢的变大。2020年我国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40%-45%的目标12.6.2 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12.6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及预警12.6.1我国能源安全现状12.6.2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12.6.3提高我国能源安全政策建议8912.6.3 提高中国能源安全政策建议增加能源科技投入,实现能源开采和使用技术突破实施能源进口贸易的

  49、多元化策略,分散能源进口风险建立完善的能源战略储备体系,提高能源应急能力建立高效的能源安全预警机制,制定能源应急法律法规本章小结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显现;早期的能源安全主要是指单纯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能源安全的外延又从国家能源安全拓广为包括生态环境安全。各国积极制定相关的能源战略来保障其能源安全,其次,能源的安全预警是实现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其主要步骤包括:寻找警源,明确警情,分析警兆和预报警情。能源安全已不是单国的问题,因此,国际能源合作和能源外交也都是各国能源安全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能源发展需从进一步“走出去”,努力推动“多元化”和继续贯彻“可持续发展”。91拓展阅读:从博弈角度看中俄能源合作92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从博弈的角度看,你如何理解中俄能源合作?中、日、俄石油管线争端案例凸显出有效多边机制建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多边合作机制的目标是明确能源国家各方的利益集中点,确定收益分配的机制,减少国家间为选择特定结果进行复杂谈判的成本,同时也可以限制违约行为,有助于提高参与国的国际信誉。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若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相关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一些下载相关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