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在建设“四个体系”上持续发力 坚决守住航空安全底线
来源:产品展示    发布时间:2024-04-01 14:09:16

  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国家安全的科学论述,深刻阐明了安全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提出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部署,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安全是航空业永恒的主题,更是东航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保证公司的生产安全对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作为民航企业,我们一定要牢记于心、外化于行、认真领会、坚决贯彻。

  近些年,随公司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机队规模持续扩大,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与公司规模相匹配的管理体系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对标国资委要求的世界一流航空运输企业未来的发展水平,按照中央对央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公司需要持续推动深化改革和治理体系建设,推动东航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将习系列指示批示精神作为体系建设的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首次将国家安全单独列为一个部分进行专门部署,彰显了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主体地位。东航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确保安全贯穿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习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对民航安全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是树牢“安全第一”思想的原动力,也是推进体系建设的根本遵循。我们要逐步的提升政治站位,深刻理解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将航空安全放到“两个大局”中统筹谋划,把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体现到具体安全工作中去。要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牢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时刻紧绷安全生产之弦,牢牢守住安全底线。要从公司基本安全管理出发,既注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也注重传承发扬、学习超越;既要严格管理、善于管理,抓思想、抓技术、抓作风,又要总结经验,坚持按安全生产规律办事,抓规律、抓特点、抓趋势,逐步的提升安全工作科学化水平。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深入一线,将工作重心和精力向基层一线倾斜,关注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坚决杜绝和官僚主义。

  体系是指一些范围内或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对航空公司而言,安全管理体系、生产运行体系、训练体系和维修体系共同构成了航空公司安全运作的基础。航空公司应在完善各类安全运作手册程序的基础上,深化安全运作“四个体系”建设,逐渐增强规范化安全管理能力。

  一是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是综合性很强的系统管理,它管理的对象是生产运行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要逐步梳理细化各项安全管理流程和标准,优化安全绩效管理制度,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开展标准化安全培训,提升安全管理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提高安全监察效能;要完善安全运行信息管理,强化信息分析,大力提升信息收集、分析以及应用能力,升级安全管理网,增强源于精准数据分析的科学预警、规范预警能力,通过系统助力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整体水平提升;要完善隐患排查制度,建立工作机制,有效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有效地发现安全风险隐患与趋势性风险,主动采取管控措施,控制安全风险,实现安全管控关口前移,最终达到守住底线,消隐患、控风险的目的。

  二是完善生产运行体系。世界一流的运行体系要能实时掌握全球运行的飞机、机组、旅客的情况,并能对突发情况作出精准决策,保证公司运行安全、正常和效率。同时,一流的运行体系必须有一个好的生产组织系统,能够让流程更加顺畅、功能更完善、处置更加及时、落实更加得力。一方面,要牢牢将运行风险管控作为运控建设的根本要求,持续加强生产组织,加强各类安全生产运行资源的统筹调配,充分评估人员、飞机、机场等各方面安全风险,提高机型和运行条件的匹配度,提高安全裕度;另一方面,要逐步的提升现场指挥能力,集中各专业调度力量,建立运行决策会商机制,做到早决策、早调整、早发布,还要树立现场指挥权威,确保运行决策的贯彻直接有效,最终达到科学组织,提效率、促协同的目的。

  三是完善训练培训体系。训练工作是保证飞行安全、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只有通过训练提升能力,才能提升派遣质量,保障飞行安全。通过训练,不仅能解决过去和现在的问题,也能为将来的安全发展奠定基础。航空公司要制定统一清晰的训练标准和管理流程,推进资质标准、技术标准、训练标准的统一,确保各专业系统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程序实施运行;要从训练手段、训练监督和核心人才管控三个方面,完善飞行员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飞行人员核心胜任能力;要通过结合典型安全事件、监控日常运行数据、建立骨干单位技术交流机制等措施,实施整体推进,将作风建设融入训练,从训练开始抓作风,最终达到强基固本,强能力、保质量的目的。

  四是完善机务维修体系。机务维修系统作为航空公司运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安全运行意义重大。维修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实现高质量的维修,提供较为可靠的保障。航空公司要注重强化飞机精细化运作时的状态监控,实现对飞机全天候维修和运作时的状态的动态监控,使公司有关部门实时掌握飞机技术状态信息,精确调配航班运行;要从预防性维修向预测性维修转变,采取预测性维修手段,变被动维修为主动维修,准确掌控飞机技术情况,消除飞机故障隐患,提高飞机维修质量。同时,还应加强对常见故障的风险分析和评估,加强对工卡和维修方案的跟踪和评估,加强对航材送修质量的跟踪,加强对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评估,建立专业团队保障重点航班生产任务,最终达到管控有力,抓可靠、重日常的目的。

  公司在推进体系建设中,要考虑长期稳定并适应变化,及时分析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基本规则,一直在优化工作流程,完善生产运行制度,提高各体系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四个体系”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必须持之以恒推进,用实际行动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

  安全文化的作用是通过对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的强化,利用教育、宣传、奖惩、营造群体氛围等手段,逐步的提升人的安全素质,增强其安全意识,改进其行为。良好和正向的安全文化决定了安全体系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发挥作用,可以将安全管理变为协调沟通,将安全制度变成安全态度,将安全程序变成安全行为,将安全行为变为安全习惯。

  安全文化来源于历史的沉淀、时间的积累、群众的实践,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是持之以恒坚持的某种精神。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在安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逐步总结安全工作的价值观念、工作准则、行为作风、道德规范,在工作实践中使全体干部员工共同认同、遵守,并不断充实完善。我们既要不忘本来,不断传承和发扬自己优秀的安全传统,也需要放眼外来,不断吸纳世界一流航空公司的优秀安全文化,做到兼容并蓄、不停地改进革新。我们要通过安全文化的正向引领,促使全体运行人员建立起奉献党、奉献国家、奉献社会、奉献企业和成就他人的行动自觉,用实际行动体现党的根本宗旨和民航人的价值追求。

  建设正向的安全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让它真正发挥作用、收到效果,必须将其融入公司安全管理、融入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只有让专业技术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中切切实实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收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才能使其成为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根本遵循。要通过文化熏陶,切实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使员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安全生产的自觉行动。我们在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执行规章要求、岗位要求,在公司构筑起保障安全的坚固防线。安全文化的推广形式要力求多样化。要不拘泥于传统,大胆创新。安全文化既要“灌输”,又要“渗透”。“灌输”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正面宣传、形势教育和系统培训,使员工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思维方法和对安全工作的共同看法。“渗透”就是注重发挥移动客户端、自媒体等新兴媒介的优势,使倡导的安全核心理念潜移默化,最终转化为全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达到凝聚人心、增强合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