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意识是一项硬指标
来源:产品展示    发布时间:2024-04-10 22:18:50

  统计显示,98%的事故是因为人的原因引发的。而根据有关部门针对大中型企业近3年来发生的事故所作的另一项统计显示,人的因素中,安全意识薄弱的因素占到90%多,而安全技术水平所占比例不到10%。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企业界的安全培训,90%的精力用在占10%比重的安全技术水平上,只有不到10%的精力用在占90%比重的安全意识上。90%和10%的倒挂说明什么?说明——员工安全意识差,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

  员工安全意识薄弱,首先弱在他们“安全第一”的意识没有建立。“安全第一”是世界通行的公理,“安全第一”公理应该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但却弱在“预防为主”的意识没有落实。“安全第一”意识的体现,就是“预防为主”,不能等到大难临头再去考虑“安全第一”。其次弱在主体安全意识淡薄。人们之所以做不到“安全第一”,之所以没有“预防为主”,根子在于主动性不够,在于不知道“安全究竟为了谁”。如果人人都把安全当作是别人的事,不把自己作为安全的主体,没有了主动性,员工安全意识的普遍薄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安全工作依赖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的主要是安全设施,精神的主要是安全意识。广义的安全意识,包括有关安全的意愿、意识、知识等。如何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一定要遵守安全实践中的三则。

  什么是安全知识?就是人们面对风险时,知道该怎么做,包括安全规程、安全制度、安全常识等等。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调查,我国46%的民众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了解十分有限,27%的人甚至根本不了解。我国国民的消防安全素质的抽样调查显示,将近50%的民众在火灾发生时不懂得如何逃生自救,52%的人甚至不认识消防安全标志。有些人就是不知道,旋转的部件不能碰,高压容器可能会爆炸,这就是安全知识不具备。

  每个员工都要明白,只要是合法经营的企业,都是在政府监管之下,具备基本安全设施的。所以,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知识储备上,用安全知识武装你的头脑,平时知道怎么操作,出现紧急状况会采取紧急措施,这要比设备的安全性能更重要。

  狭义的安全意识,指的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对于安全的认识,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警惕性等等。我们工作中的“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绝大多数人不是不知道规章,而是有意无意地违章,这就属于安全意识淡薄。在生活中,闯红灯的人,不走天桥的人,不是不知道红绿灯的含义,不是不知道天桥的用途,这也属于安全意识问题。

  没有安全知识,员工就会稀里糊涂受伤害;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当员工有了安全意识,就会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就会有安全保障。

  所谓安全意愿,是指员工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绩效的意志和愿望。安全意识往往停留在思想上,而安全意愿不单单是在思想上,同时还在情感上主动地去追求。一个不具备安全生产意愿的员工,一定不具备主动履行职责的行为。只有在强烈的安全生产意愿的驱动下,员工才能自觉地履行安全职责。

  人的安全素质分为三个层次,安全知识是基本层次,安全意识是深层次,安全意愿是核心层次。要让员工形成强烈的安全意愿,企业管理者就需要从情感角度入手,有了情感依托,才会有态度的转变。从这些年考察过的企业来看,我发现,搞清楚“安全为了谁”,是解决安全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很多企业和单位,安全制度没少订,安全教育没少做,安全管理没少抓,为什么落实不下去,执行力不强?究其原因,员工觉得这些都是外界强加给自己的,只是被动地接受安全防范的知识和意识,正所谓是“要我安全”。

  明白“安全为了谁”,员工才能理解管理层的良苦用心,才会清楚为何需要那样做。一个个安全制度,才能当成是有效的保护;一次次安全教育,才能当成是善意的提醒。安全教育才能入脑入心,安全意识才能深处扎根,正所谓是“我要安全”。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是没有一点安全意识,而是不能长期保持安全意识,很多事故往往就发生在一时的疏忽上。究其原因是,要么就不觉得安全重要,要么长时间的生产安全出现“安全意识疲劳”。

  明白“安全为了谁”,人们就不会忽视安全的重要。明白“安全为了谁”,员工才可以战胜单调、枯燥和紧张,消除麻痹等意识,克服“安全意识疲劳”,保持安全警惕性。

  安全也能成为习惯。只要人们明白“安全为了谁”,就能够保证“第一次就做对”。当员工心中有了安全意愿,第二次做对就不有一定的问题。正确的一再重复,就会形成习惯。安全的习惯,会让人终生受益。

  作为国内外第一部安全意识专著,企业界人士给予的认可,让我看到了全社会对实现安全生产的强烈改变渴望。

  本书第一版出版届满12年之际,我的多年合作伙伴、著名图书出版人朱新月,感受到企业界对于安全意识图书的强烈需求,希望我对书稿进行更新再版。于是,我欣然受命,做了三方面的改动,一是体现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技术进步、经济转型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增补了新的事故案例;二是反映政策监管带来的变化,特别是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各类法规的最新规定;三是补充本人对公司员工安全意识新的观察与思考,并站在员工的角度表达出来,力求让广大读者能看愿看,入脑入心。

  本书此次定位是12周年珍藏版,且增补了相当于原书六分之一多的篇幅,既是出版者的愿望,更是对企业界需求的回应。

  祁有红,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MBA企业导师、原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作为安全专家受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邀请,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安全发展”高层论坛发表演讲。多次应政府机关、部队、院校、企业及香港特区政府部门邀请,授课辅导,提供咨询顾问服务,广泛传播安全理念、方法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