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切 我国能源安全保障 增强有力支撑经济平稳运行

来源:乐鱼全站app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4-03-06 10:41:40 点击:1次

  5月2日13时42分,作为东北地区第一座核电站及最大的能源投资项目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该机组采用了中国广核集团ACPR1000技术,配备了非能动应急高位冷却水源系统等三大非能动系统,实施了二次侧临时补水、移动式应急电源等多项技术改进,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好消息接踵而至,我国首个自营的南海“深海一号”气田,一季度天然气产量环比增长了63%,占到了我国海洋天然气增量的九成;

  3月底刚投产的甘肃华能核桃峪煤矿,产能持续增加,5月初每天就能生产出1万吨优质煤炭;而在中国东部经济大省的渤海海域,由山东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渤中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该项目建成投运后年发电量达17亿千瓦时,可替代标煤5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2.6万吨。

  “今年以来,能源生产稳中有进,能源消费结构持续改善,能源企业全力以赴增加生产供应。煤电油气、新能源各类先进产能有序释放,供应保障能力明显在增强,有力支撑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平稳运行。”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司长李福龙日前表示,前3个月,原油产量同比增长4.4%;原煤产量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增长16%的基础上,同比增速达到10.3%;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6.6%;水电、核电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2.7%、6.9%,比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速高9.6、3.8个百分点。

  来自国家能源局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2.4%。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而随着绿色低碳转型相关产业政策持续的完善,2022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氢能、新型储能等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得到快速提升。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一季度,我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新增装机2541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0%。其中,水电新增343万千瓦、风电新增790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1321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87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10.8%、24.9%、41.6%和2.7%。截至2022年3月底,我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装机达10.88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3.94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8亿千瓦)、风电装机3.37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18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3883万千瓦。

  王大鹏同时给出了一连串的亮眼数据,一是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量达5336亿千瓦时。其中,水电22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风电18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光伏发电8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2%;生物质发电4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二是可再生能源持续保持高利用率水平。一季度,全国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约99.9%,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6.8%,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全国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97.2%,较上年同期降低0.3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首批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加快建设,带动太阳能发电、陆上风电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202.6%、13.3%。抽水蓄能、核电等投资持续向好,计划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31%、20.5%。油气储运设施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51.5%。一季度,全国新增充电基础设施是去年同期4.6倍,同时,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同比均增长1.4倍。

  据此,国家能源局预计,今年能源项目投资总体向好,重点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10%左右,促进能源高水平发展的同时,为中国经济提供强劲动能。

  电力可靠性管理是我国电力行业一项传统安全管理手段,党中央、国务院格外的重视能源电力供应保障工作,多次就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等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多年来,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中国电力工业特点的电力可靠性管理组织和技术体系,电力可靠性成果得到某些特定的程度应用,设备隐患和缺陷得到一定效果管控,有效促进了电力行业安全、快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国常规发电机组的等效可用系数保持在91%以上,变压器、断路器、架空送电线路等输变电设备等效可用系数长期保持99%以上,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总体稳定,电网主网运行可靠性维持较高水准,用户供电可靠性提升明显。”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司长童光毅表示,近年来,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能源转型过程中,能源保供、乡村振兴、民生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等也对电力可靠性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电力可靠性管理需要及时根据形势变化和最新要求做出优化调整。

  同时,在新发展阶段,我国电力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有效应对新形势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挑战与要求,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驾护航,要进一步发挥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作用,完善电力可靠性管理体系和工作手段,系统落实电力可靠性管理措施要求,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动,电力需求将持续保持稳步增长。“去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全国电力负荷需求迅速增加,电力供需持续偏紧,保障电力供应成为电力工作的重中之重。”童光毅进一步指出,电力可靠性管理作为电力生产运行的重要管理手段,需进一步延伸工作范围,扩充工作手段,明确各方职责,为保障电力供应提供系统性手段。

  长期以来,复杂的国际关系、动荡的地理政治学、不平等的地区溢价、运输线路的不稳定等因素,都对中国进口原油的成本和进口渠道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进口油源的保供也常常面临着不确定性。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国家能源局多年来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和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有关决策部署,组织有关企业全力以赴,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加快管网设施等重大工程建设。

  “在各方一起努力下,一季度国内石油天然气保持良好增产势头,叠加去年同期基数相比来说较低等因素,原油产量同比增速4.4%,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速6.6%。”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梁昌新日前向媒体表示,“在国际天然气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国产气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有力保障了国内市场稳定。”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资源基础不断夯实,煤层气开发利用规模实现迅速增加,全国累计施工各类煤层气井达2万余口,已日益成为中国增强天然气自主保障能力的重要气源。据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刘涛透露,经过多轮资源评价,全国煤层气预测资源量约26万亿立方米,其中,已累计探明地质储量8039亿立方米。今年一季度,全国煤层气产量达到2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20.8%,约占天然气国内供应的4.1%。2021至2022年取暖季,煤层气日均供应量达到2360万立方米。

  煤层气具有稳产期长、综合效益好等优势,加快开发利用,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加清洁能源供应的有效途径。但刘涛同时也表示,煤层气面临着资源赋存条件复杂、开发技术难度大、项目经济效益不佳等困难。

  刘涛表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从加强勘探开发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创新、健全完善开发扶持政策等方面,努力将煤层气打造成为增强天然气自主保障能力的重要气源。例如,继续加大煤层气勘查区块竞争性出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煤层气领域;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工具,加大煤层气项目融资支持;加强油气管网公平开放监管,落实好煤层气市场定价机制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上一篇:《陈述》:2023年我国原油产值站稳2亿吨 动力保证才能继续进步
下一篇:能源安全保障有力 供需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