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能源资源安全问题doc
来源:能源安全    发布时间:2024-03-31 12:48:52

  论我国能源资源安全问题 --以石油资源贸易为例 摘要: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能源安全面临如下几个维度的挑战: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石油安全压力增大;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能效低且污染严重等等。因此,中国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推进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能源优质化作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全面落实能源资源节约优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多边合作为依托,以区域合作为基础,广泛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等等,避免对国际能源的过度依赖,维护国家安全。 关键字:能源安全 对外贸易 国际依赖 国家安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得到迅猛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我们国家的经济迅速增加与资源约束的矛盾日渐突出,造成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瓶颈。我国人均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据统计,我国人均矿产占有量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0、1/20、3/5。许多资源,如铁矿石、铬、钴、铂、钾盐和金刚石等严重短缺。当前我国已确定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工业化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由于我国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正真获得显著改观,经济贸易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使国内对各种资源的消费量急剧增长,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日益严峻,国际市场能源与重要原材料的价格全面大面积上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能源对外贸易之间的矛盾一天比一天突出。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量总量达28.9亿吨标准煤,中国占据了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一半,变成全球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石油是世界各国的战略性资源,从某一种意义上说,能源问题也就是石油问题,能源安全实质上就是石油安全。近年来,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石油安全压力增大。从1993年开始,中国由石油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此后国内供需缺口慢慢的变大;2002年,国内的汽车需求开始“井喷”式上涨,将本来因经济高速成长而不断加大的石油需求推向高潮;2003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3年石油消费??量为2.7亿吨,进口石油总量达1.1937亿吨,其中进口原油9113万吨,石油制品2824万吨,同比增长31.3%,对外依存度达44.2%。2005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超过1亿吨。2007年中国生产原油18665.7万吨,同比增长1.6%;2007年中国净进口原油15928万吨,同比增长14.7%。2007年中国原油消费量约为3.46亿吨,同比增长7.3%,达历史高位。2007年,中国石油对外依赖度达到50%,已进入能源预警期。2009年中国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比2008年增长约14%,中国石油消费对外依赖度为51.3%。2010年,中国原油进口2.39亿吨,出口303万吨,国内产量2.03亿吨,对外依赖度为53.8%,较2009年的51.3%增长了2.5个百分点。中国石油消费的对外依赖度已达50%这一警戒线,说明中国既是一个用油大国,也是一个缺油大国,需要依赖进口石油解决国内用油问题。这无疑会给中国石油安全带来很大压力。据巴黎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的下限是4.5亿吨,上限是6.1亿吨,而届时国内的产量只有1.8亿吨至2.0亿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在55%以上。按照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每天进口石油达690万桶,占中国石油消费总量的70%;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68%、2030年将达到74%。美国能源信息局也预言,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62.8%、2025年将达到68.8%。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王安建在《全球能源格局与中国能源安全报告》中指出,中国能源消费零增长点预计将在2030~2035年到来,未来能源安全将面临风险,未来20年中国能源保障程度将不断降低,对外依存度将持续上升。预计203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5%,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接近40%,而煤炭对外依存度也将接近10%。另外,能源需求国竞争加剧、现有国际能源资源垄断导致中国能源海外获取困难重重、能源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建立的能源市场机制使得未来国际能源市场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等诸多问题使中国将付出更高的能源成本和发展代价。有有经验的人指出,假如今后仍以当前的消费速度增长,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突破6.5亿吨,突破国民经济与环境承受力。而在石油国内产量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度提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巨大的能源缺口使得我们只可以依赖于进口原油。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15年中国石油消费量的65%将有赖于进口,高度依靠石油进口成为中国能源消费不能改变的现实。大规模的石油进口,无形中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带来隐患。 目前,中国原油进口的60%以上来自局势不稳定的中东和北非洲地区,这些国家政治形势波动较大,增加了中国石油资源供给的不确定性。同时,中国90%的石油依赖于海上运输,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一定要经过马六甲海峡,美国在新加坡设有樟宜基地,在印度洋上建有迪戈加西亚基地,其航母战斗群可以威慑几乎整个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区,形成了制约中国能源安全的“马六甲困局”。中国目前海军实力有限,无法有效控制马六甲海峡,中国的石油安全随时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鉴于中国对世界能源丰富地区的外交实际影响力及海上能源运输线路的军事自卫能力非常有限,依靠国际石油资源满足国内基本需求,将使中国处于石油不安全状态,对石油进口的过度依赖显然会威胁到国家安全。再加上能源市场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孤立事件都有可能牵动石油市场发生动荡,从而有可能使我国处于被动状态。尽管近年来,中国拓宽了从俄罗斯、里海和拉美地区的进口石油渠道,但长远来看难以动摇中东在中国油气贸易中的主体地位,我国石油进口仍面临较高风险。 自工业社会在百年前开始崛起以来,能源安全便是世界安全的重要内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丘吉尔就曾精辟地指出,石油供应的安全与可靠性,完全取决于其来源的多样性。从那时直到现在,这种论断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挑战,而且还已经变成一项根本原则。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转型阶段的中国,能源生产不能自给自足,因此遵循石油来源多样性的原则,显得尤其重要。最近几年,中国在世界各地积极寻求能源合作伙伴,扩大石油来源渠道。除了中东、俄罗斯以及中亚地区之外,拉美和非洲都被纳入中国能源战略的视野之中。同时,近年来中国也十分注重本区域原油供应渠道,包括中亚和俄罗斯。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在东亚地区,印度和日本也都是能源进口大国,使得我国周边能源战略环境更复杂,能源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但是一直以来,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奉行温和的外交政策、在国际经贸交往中恪守平等互利原则,使得我国与几乎所有产油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不会因意识形态分歧而导致能源合作破裂,因此从某一些程度上说,我国的能源供给面临重大动荡的可能性不大。 当前,一些别有用心者制造和散布“中国能源安全”,称中国是国际能源的“掠食者”,中国无限制的能源资源“胃口”是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这些言论都是违背客观事实的,站不住脚的,因为中国不仅是能源消费大国,更是能源生产大国,可以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本国的能源问题。面对西方媒体对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大肆炒作并宣扬所谓“中国能源安全”,早在2007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中就已强调“中国过去不曾、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对世界能源安全构成威胁”。通过详细的介绍中国能源发展现状、能源发展的策略和目标、全方面推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供给能力、促进能源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以及加强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等政策措施,意在消除外界对中国能源需求迅猛增长的疑虑和担忧,它重点表明中国坚持能源可持续发展,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为世界能源安全与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也说明由于近年来中国工业化步子加快,大型工业带动能源需求迅速上升,能源消费最高每年达到两位数的增长。这种情况有其必然性,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任何一国的繁荣都很难摆脱能源的高消耗。 面对诸多质疑、指责,我们没必要全盘接受。我们每个人应充分意识到我国能源资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其中涉及进口渠道、定价权等诸多国际政治经济问题,但是,对中国所谓能源危机的过分担忧也同样是杞人忧天。我们该做的是认清我国的能源形势,力争找到突破口,冲破瓶颈,而不是一味地听信谣言,过分悲观,自乱阵脚,给有心之人可趁之机。尽管我们所面临的能源形势不容乐观,但还没到不可挽回的时候,国家可采取多种途径走出今天的窘境。除了继续扩大能源供应渠道的多样性之外,中国还可以以现代的全球战略视野,去面对能源安全问题。 首先,作为石油进口国,中国与其他进口国有必要建立磋商、协调与合作机制,一是要避免相互之间代价过高的竞争,二是与石油输出国进行政策协调,三是在必要时对原油市场采取一致和有效的反应措施。 其二,在1991年波斯湾战争期间,美、德、日等国曾经启动过它们一起建立的石油储备机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冲了战争冲击波的力度。中国是仅次于美日两国的第三大能源进口国,虽然彼此有竞争态势,但在关键时刻还是要同舟共济。因此,中国现在可优先考虑大幅度的增加自身的石油储备,并参与到这一公共储油机制之中。 其三,在很大程度上,能源安全受制于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特别是产油国及所在地区的安全局势。从长远利益出发,中国外交战略应该更突出能源安全的地位。在在此之前提下,中国需要调配更多的外交资源,从事危机预防、国际斡旋以及维和行动,但姿态应该继续是温和的、中立的和非意识形态化的,角色定位应该更为积极和主???。总之,要提高能源安全保障程度,就需要充分的利用中国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热情参加世界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的开发与合作,热情参加国际能源双边及多边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对话与合作,搞好中国能源战略和政策的对外宣传,在开放的格局中维护中国能源安全。 ? 参考文献: [1]杨泽伟:《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挑战与应对》[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8期。 [4]曹新:《中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对策》[N],《中国经济时报》 2004年12月30日。

  如何使用VisualC#向MicrosoftExcel2002传输XML数据.doc

  机电全专业质量通病防治预留预埋桥架安装防雷接地160项问题描述加实拍图片.docx

  机电工程常用材料验收标准总结角钢桥架PVC管防火阀附规格型号表.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