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绿色电谷打造世界能源之都

来源:荣誉    发布时间:2024-03-11 13:58:02 点击:1次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化石一次能源日益减少和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问题日趋严重,世界各国都开始竞相发展前景广阔、潜力无限的新能源这一新兴朝阳产业,从领跑者美国、日本,到欧盟、韩国、印度和巴西等国,新能源战略已成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主导全球价值链、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新王牌,一场以新能源为主题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蓬勃兴起、厚积薄发、前景无限的新能源产业被称之为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启这一工业革命的21世纪被誉为最具影响力的“绿色世纪”。

  “能源”这一术语,因两次石油危机走近人们的视野并慢慢的变成为关注的热点,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更是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翻开世界百科全书,关于能源的定义就有20多种。从经济学角度讲,能源是指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和载体工具向自然界获取发展动力的能量资源,它既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经济的重要“血脉”。那么,什么是新能源呢?顾名思义,新能源是人类为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和束缚,借助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开发利用的各种绿色能量资源。常规能源最重要的包含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新能源多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替代能源,还有采用新技术方法对常规能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如生物质能、燃料电池、智能电网等也属于新能源的范畴。从人类发展进程看,新能源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渐进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在的新能源在若干年以后也会变成常规能源。

  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相比,具有以下鲜明特征:一是能源储量非常大。按最保守的资源量测算,每年供人类利用的太阳能相当于1.3万亿吨标准煤,约是目前全球能源年需求量的100倍。全球陆上风电年可开发量约53亿千瓦时,相当于46亿吨标准煤。生物质能可开发量也在100亿吨标准煤左右,还有氢能、核能等,其储量均比化石能源大得多;二是开发尚未系统化。新能源是伴随着科技领域重大突破而逐渐得到开发利用和普及推广的,尚未形成大的开采规模,有些甚至还处于初期研发阶段;三是资源赋存可再生。如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能等,都是二次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四是能量转化污染少。新能源皆为绿色、环保的优质高效能源,可实现二氧化碳等主要污染物零排放或低排放,这也是新能源有别于传统能源最显著的标志。

  能源是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基本的驱动力,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高强度消费和价格持续飙涨,怎么样应对能源危机、确保能源供给已成为事关人类发展大局的战略任务,加快新能源产业化进程,对优化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约束、保障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新能源,是应对能源新局势的战略抉择。从2008年开始,随着国际石油价格“过山车”式的振荡、持续蔓延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强烈冲击、以及由温室效应引发的全球“碳”博弈,让世界各国对能源发展的局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美国总统奥巴马用新霸主计划打造“岩上之屋”、挪威借风发展“氢经济”、芬兰生物能源成就低碳排放和冰岛地热改变能源格局的实践,进一步印证了只有构建以新能源为重点的能源战略格局,才能实现绿色发展的新目标。因此,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全世界的共同选择和必由之路,谁能够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乘势而上,谁就能在新一轮经济稳步的增长中抢得先机,开启一个新的时代革命。

  2、发展新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在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主题,而开发利用优质高效的新能源是实现这一主题的“发动机”和“加油站”。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传统能源难以为继,供需矛盾一天比一天突出,怎么样摆脱能源困局已成为最大的当务之急。因此,只有从国情出发,顺应世界能源领域的新革命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坚持把新能源作为新的增长路径与发展模式,挥舞绿色大旗,发展低碳经济,率先把新能源做成带动产业升级、引领转型跨越的领军行业,才能真正破解能源“瓶颈”制约,在全球碳产业链中占据高端。

  3、发展新能源,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举措。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大国之间力量的消长,欧盟加紧争夺国际主导权,美国努力维护世界霸主地位。2005年生效的《京都协定书》和2009年“拯救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让生存环境真正成为关乎人类未来的大道义。欲改变全世界政治版图的发达国家纷纷推出“气候政治”,企图利用“低碳”这一新武器扼杀发展中国家的生存空间,使得新能源越来越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因此,只有以发展新能源为突破口,加快培育多元化的新兴支柱产业,才能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在未来发展的新格局中赢得有利地位,实现“弯道超越”和“追赶崛起”。

上一篇:概念动态中远通新增“燃料电池”概念
下一篇:2024-2028年安徽省能源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