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德斌: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关键是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来源:智慧医疗    发布时间:2023-11-29 05:06:48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是国家运转与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确保能源资源安全是确保能源安全的关键。

  和美国、俄罗斯这些能源资源富集国家不同,我国能源供应一直受制于能源资源短缺。在过去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能源消费迅速增加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我国能源供应处于紧平衡或者严重紧缺状态,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制约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源就在于资源短缺。随着经济的快速地发展,以及气候变化因素制约、外因制约,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能源转型过程中,能源资源制约的影响将更加突出。

  (一)传统能源资源禀赋制约我国能源安全第一,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总储量不高,人均更少。

  我们常说我国化石能源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实际上,我国煤炭总储量在全球仅排名第四,占比只有美国的一半多一点。我国人口基数大,占全球人口接近两成,但是已知化石能源资源储量只有不到全球已知量的一成,人均拥有化石能源资源储量只有全球中等水准的约45%,而美国人均拥有量是全球中等水准的3.6倍,英国是全球中等水准的2.2倍,俄罗斯为全球中等水准的7.2倍。

  按照统一标准计算,我国三种化石能源资源储量,煤炭占比超过九成,石油和天然气明显不足。能源资源的空间分布结构也不合理,化石能源资源大多分布在在内蒙古、新疆、山西和陕西等西部、北部地区,四省化石能源资源储量占全国近八成。水电资源大多分布在在西部的川、滇、藏等省份。我国能源需求大多分布在在东部南部地区,资源和消费在空间错配,需要能源大规模远距离输送,为能源可靠安全稳定供应带来潜在的风险。

  第三,我国能源资源消耗速度快,开发新型能源资源及进行能源转型的需求急迫。

  第三,我国能源资源消耗速度快,开发新型能源资源及进行能源转型的需求急迫。我国煤炭和天然气资源的储采比都在四十年左右,石油的储采比不足二十年。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目前占我国能源消费超过50%(2022年为56%)的煤炭将在2060年左右耗尽,在此之前必须不断获得新的能源资源填补这部分空间,否则只有少数的能源资源支撑能源消费需求,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新型能源资源依旧制约我国能源安全一是风电能和太阳能资源储量有限,并不能够满足未来能源需求。

  近年来我国风电能、太阳能资源发展迅速,截至今年4月底,两者合计并网装机容量已达到8.2亿千瓦,其比重已超越总装机容量的30%。但是从全球角度看,我国风电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并不算得上丰富,其中,陆上风电资源70米高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大概在26亿千瓦左右,太阳能可开发装机容量22亿千瓦左右。我国近海风电资源不丰富。即使将这些可开发装机容量完全利用,加上水电能开发程度达到80%,亦不能够满足四十年后的能源需求,需要比较多的核电装机承载基本负荷,以及必要的(天然或人工)化石能源作为能源供应的补充。

  从空间分布看,陆上风电资源大多分布在区域包括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东部和西部、吉林中西部、甘肃河西走廊的瓜州、玉门等地区、新疆哈密以及江苏、山东沿海地区等。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一类区域、二类区域也都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如宁夏、甘肃、新疆、西藏、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等地区。风电能和太阳能也存在能源分布集中并和需求错配的问题,需要建设大型能源基地集约开发,并远距离大容量输送到需求中心。

  二是在风电能和太阳能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重要问题是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解决。

  风电能资源开发,第一,风力的能源密度低,要建设大功率的风力发电机,需要建设大直径的风轮以增大风轮机的扫风面积。单机容量超过30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其风轮直径要达到100多米。建设风力发电系统,也需要占有大量土地空间,消耗大量资源。第二,并网型的风力发电与电网相互作用,其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以及大量电力电子元件接入等,也会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系列问题。

  太阳能资源开发,从节能环保看,虽然太阳能本身是洁净、零排放的能源,但是在生产太阳能电池板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给环境带来污染,排放二氧化碳。而一些新型太阳能电池生产会使用到有毒元素和稀有元素,一定要做好有毒物质的回收和再利用,研究寻找稀有元素的替代者等等。从整体经济性看,由于其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低,建筑光伏利用虽能节约大量空间,但所得能量不足以满足较大的用能需求。利用沙漠、戈壁等无价值空间建设太阳能发电基地,可以生产较大规模的电能,但是离负荷中心远,高压输电线路输送,需巨大投资并占用大量土地作为线路走廊。从性能特点看,太阳能发电系统利用小时数低,受天气因素影响大。大型太阳能发电基地作为发电厂接入电力系统,将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微型太阳能系统要与其他能源及电力的主系统配合,才能确保使用户得到满足所有用能需求。这些都是阻碍太阳能发电成为重要替代能源的问题,需要在将来逐步解决。

  最近一段时期,各方面对氢能的讨论比较多,不少专家看好氢能的发展,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规划。在此强调几点:首先,氢能不是一次能源资源,当其作为终端能源消费的时候,是二次能源;当其再转换为其他能源形式消费的时候,是储能载体。绿氢作为储能能大大的提升风光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但并不增加能源资源。其次,绿氢就技术本身而言距大规模使用还有相当的距离。目前全球绿氢比例不足1%,且绿氢连续生产的全部过程还存在很多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第三,氢能终端消费市场的发展如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等技术发展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最后,绿氢生产还面临水资源问题。从目前看,绿氢生产最可能通过电解水技术生产,大规模生产氢,需要足够的水资源支撑。一套1吉瓦的大型电解装置以75%的效率每年运行8000小时(约11个月),每年生产15吨氢,将消耗300万吨水,这相当于一座7万人口小城的用水量。中国淡水资源稀缺,总量只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只有2200吨,是世界中等水准的四分之一、美国的五分之一,属于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淡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与风光等新能源资源分布形成错配。而我国能源消费的重心在较长时期内依旧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利用处于西部的新能源电解水制氢,将氢输送到中部和东部消费,从水足迹看,是将水资源从缺水区域输送到富水区域,将加剧水资源分布的区域不平衡。

  (三)巨大的能源需求需要充足可靠的能源资源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强国经济指标看,也就是在2050年代,我国的经济总量指标、人均指标都要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以我国的人口基数,按照发达国家人均水平估算总量指标,将是一个巨大的规模。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持续有力的能源支撑,巨大的经济规模需要巨大的能源消费总量支撑。以十四亿规模人口、以人均GDP大约4万美元、以欧盟国家当前人均能耗水平和能源强度简单折算,这个能源消费规模大概在60亿吨标准油以上,相当于202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7倍。如此规模的能源消费,不仅需要大量可靠的一次能源资源开发生产加工能力支撑,也需要大规模的可保障长时期持续开发的能源资源支撑。

  能源安全最初的涵义,是指确保以合理的价格保证能源的持续供应,支撑经济和社会正常运作。随着气候问题、环保问题日渐突出,其内涵扩展到环境安全、气候安全。当前俄乌冲突外溢效应,再次将能源安全的概念延伸至能源供应链和能源基础设施的安全。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安全的基础领域。其中,能源资源的安全,是能源供应链的起点和核心,是能源安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其供应链后续安全问题。所以,确保我国能源转型过程中的能源安全,首先要破解能源资源的掣肘和约束。

  煤炭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高,技术成熟,经济性好,是非常优质的能源资源。我国化石能源资源以煤为主,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压舱石。立足自产煤炭为主,抓好煤炭集约高效和洁净利用。确保安全和应急产能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煤炭进口比例,为安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争取更多时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不大,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越70%,在尽可能寻找新资源同时,要加强进口渠道多元化,同时强化应急储备。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超过40%,要注意拓宽渠道来源。积极发展可燃冰开发利用技术,以补充天然气气源不足问题。目前我国水电能资源开发程度只有40%左右,还有潜力。以我国水电技术可开发容量计算,平均每年能够给大家提供相当于2.6亿吨标准油(接近4亿吨标准煤)的能源。中国风能资源、光伏资源的特点是比较集中,可以建设大型风电基地,同时也要重视离散型风电、光伏资源的开发,加强风光结合、微电网开发,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

  化石能源储量是动态的,随着能源勘探和开采技术的进步,会不断发现新的化石能源资源,同时资源采收率也会逐步的提升。随着化石能源逐步耗尽,必须找到比较合适的替代能源。目前全球公认的替代能源,包括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水电能是成熟的技术,慢慢的变成了目前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电能和风、光能源一样,每年可提供的能源基本上就在多年中等水准上下波动。未来能够作为主体增量能源供应的,一是核能,二是海洋能。由于水资源、可耕土地等资源的限制,生物质能不太可能在中国有太大规模的发展。

  我国能源强度高,是全球中等水准的1.5倍,是美国的2.3倍,欧盟的2.7倍。在提高能源效率和附加价值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能源节约,既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既涉及能源供给结构,也涉及能源需求结构即经济结构;既与能源空间分布紧密关联,也非常大程度上受经济整体布局的影响。节能既是节省本金,本质上也是增加能源供应能力,要花大力气、综合施策。既需要制定节能规划和鼓励政策,也要通过市场机制引入竞争和激励;既要树立民间的节能意识,培养节能文化,也要将节能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紧密勾连,增强内在激励;既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推动产业升级,也要通过供能模式转换,建立高效能源供应系统。

  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挑战除了来自能源资源的稀缺,也来自于技术能力不够。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技术能力提高自然能增加可用资源,技术能力不够,资源稀缺问题将更严重。其中,与新的能源资源开发相关的技术,如核聚变、海洋能开发等,以及发展与能源储存、转换、运输和综合集成相关的新技术,如CCUS、人造天然气、大规模储能、碳—能循环系统等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洋能是未来能源资源的蓝海,具有近乎无限的发展空间。对于很成熟的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如潮汐能,逐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积极地推进波浪能、海流能利用实用化,加强盐差能、温差能研究实验。为实现风光等能源充分开发利用,以及远海深海的海洋能、海上风能、海上太阳能等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大规模储能技术、电转甲烷技术、海水制氢技术等都应予以着重关注。成功突破海洋能源资源开发的技术约束,就可以成功突破能源资源的约束。海洋能源技术将是未来能源领域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和航空航天技术一样,海洋能源技术的进展,将引导我们进入远海,从而为我们寻找到源源不断的可用能源,为国家安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促进国家安全水平大幅度提升。

  在千方百计保障能源资源总量的同时,还要做好能源资源转换过程中新型能源和传统能源的无缝衔接,充分挖掘利用好各种能源的互补特性,以确保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中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及其应具备的弹性。

  要抓好战略规划。研究制定未来三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能源战略,依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和能源需求,确定不同时期的替代主力能源和辅助能源,明确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需要突破的制度障碍、需要投入的成本资源。制定实施的路线图,描绘能源替代过渡过程,定期对能源规划进行检测验证和调整,以确保实现能源稳定可靠和安全供应。

  明确能源资源的主次梯次。各个时期,替代能源的主次是不一样的。在近期,考虑三十年左右,核电能应该成为煤炭的替代能源。有序降低煤炭比例,慢慢地提高核能份额。同时,继续大力开发水电能、太阳能和风能,提高其在能源生产中的比例,增加其在保障能源供应中的作用。加大海洋能开发技术投入,力争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在技术进展和商业化运营方面取得进步,其中海洋潮汐能、洋流能、波浪能发电技术较为成熟,并结合储能技术成为重要的补充能源。储电技术取得革命性进步,交通消耗石油将逐步由电能替代,石油将主要使用在于化工行业。综合以上因素,电能在终端的消费比例将逐步上升。

  经过三十年或更长时间以后,水电能、太阳能、风电能资源将基本实现较高程度或者完全的开发利用,除太阳能电池光伏转换效率提高增加产能外,年度产能量基本稳定。此后能源供应的增加部分,主要是依靠海洋能技术进步及产业化,包括波浪能完全产业化,温差能和盐差能技术逐渐成熟,并开始产业化。核聚变技术经过三十年发展,应该基本具备试运行甚至产业化的条件,到那时,海洋能和核聚能将逐步成为主力增量能源,太阳能、风电能、水电能成为重要的辅助能源。碳—能循环技术基本成熟,利用海洋能生产人造天然气和淡化海水成为重要产业。人造天然气一方面和储电一样,成为可输送、可储存的高密度能源,具有非常好的适应性和调节性,因此天然气在未来仍是主力能源之一,同时是调节大气碳循环的重要一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0年9月22日,我国首次明确“双碳”发展目标。京津冀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稳步的增长区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将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形成区域低碳发展样板、实现区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双碳目标和区域高水平发展背景下,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慢慢的变成了推动我们国家区域经

  为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开展源网荷储系统推广示范,提高高煤价下新能源与煤电、煤热耦合水平,增强一体化经营能力的要求,11月9日~10日,中国石化25家油田、炼化企业赴胜利油田现场调研源网荷储一体化开发和利用情况,专题研讨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推广。与会人员认为,要逐步增强源网荷储部署的紧迫性和责

  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格外的重视能源电力工作,习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要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2020年9月22日,我国首次明确“双碳”发展目标。京津冀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稳步的增长区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将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形成区域低碳发展样板、实现区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双碳目标和区域高水平发展背景下,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慢慢的变成了推动我们国家区域经

  11月16日,第六届亚太能源监管论坛在深圳召开。作为大会重要成果之一,《中国能源监管探索与实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对外发布,首次对中国能源监管理念进行系统阐释,首次向亚太地区国家集中展示中国能源监管经验和成效,成为开启高质量能源监管的行动指南。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司长宋宏坤在发

  第三季度以来,华能集团与四川甘孜、广西玉林、南京、山西太原、江苏、云南、广东阳江、河北唐山等地领导会见,深化多领域合作。另外,华能集团还与中国中车、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山东能源集团、三一集团、中海油等企业会谈、签约,涉及包括大基地开发、新能源装备、海上风电、储能等领域,共同构建新

  习2023年7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地处理几个重大关系,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

  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电力行业从始至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全力推动清洁

  2020年9月22日,我国首次明确“双碳”发展目标。京津冀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稳步的增长区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将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形成区域低碳发展样板、实现区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双碳目标和区域高水平发展背景下,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慢慢的变成了推动我们国家区域经

  2023年11月8日,恒运集团储能领域首个储能先进集成技术实验室在广州市高新区氢能科技园区揭牌成立!该实验室由恒运储能公司与现代能源研究院共同面向新一代储能先进集成技术联合打造,旨在通过产研结合,支撑集团公司储能版块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储能先进集成技术实验室是现代能源集团、恒运集团布局新型电力

  2023年11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介绍《关于推动内蒙古高水平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有关情况。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志强指出,内蒙古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内蒙古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4,能源生产总量约占全国的1/6,从外送能源方面来看,我们外送的能

  据商务部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系统显示,上周(2023年11月13日—19日)全省监测样本企业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整体运行平稳,监测的8个主要品种均价环比呈“5涨1平2跌”态势运行。有色金属价格环比小幅上涨。上周有色金属均价为46409.2元/吨,环比上涨0.9%。其中,锡1#均价为151833.3元/吨,环比上涨1.4%;

  据山西省商务厅生产资料市场监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上周(11月13日-19日)全省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整体上涨。其中煤炭、有色金属、钢材和化肥均小幅上涨;成品油零售价格与前一周持平。详细情况如下:一、煤炭均价1215.92元/吨,环比上涨1.7%炼焦煤1/3焦煤均价1819.1元/吨,环比上涨2.9%;动力煤发热量5000-5500大

  据天津市市场运行监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1月份第四周(11月20日-11月26日)全市重点监测的生产资料价格涨跌互现,钢材、橡胶价格持续上涨;煤炭、成品油、化肥、有色金属、水泥、化工产品价格下降。一、煤炭价格下降上周随着新一轮强冷空气来袭,暴雪、寒潮、大风使得多地气温断崖式下跌,一直疲软的煤炭价格随之上

  11月27日,黔西南州“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印发。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州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力争完成14.5%的能耗强度降低激励目标。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坚持先立后破,重点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优化煤电项目布局,推进现役煤电机组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

  近日,随着今年秋冬第二场寒潮到来,我国多地气温显而易见地下降,部分地区气温骤降10摄氏度左右,为冬季能源保障和供暖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各地主要煤矿持续加强生产管理,不断推进煤炭稳产增产,保障冬季用能需求。在全国最大露天矿之一的华能伊敏露天矿,一台台无人纯电动矿用卡车正在开展装卸工作

  今日智库之前说到过,今年以来市场有两个结构性变化,一个是长协比例增加,二是进口煤大量涌入,下游主要以采购长协煤和进口煤为主,市场现货成交量一直不温不火。据海关总署发的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份,全国共进口煤炭38364万吨,同比增长66.8%,平均每个月进口3800多万吨。今年后两个月,即使每

  寒潮之下煤炭市场博弈加剧——煤炭市场研报(2023年11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观点在11月9日召开的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央、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强调,要着力抓好煤炭、天然气生产供应,支持企业增产增供,积极扩大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2023年11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行情报价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行情报价的监测显示,2023年11月中旬与11月上旬相比,23种产品价格持续上涨,25种下降,2种持平。煤炭方面:无烟煤(洗中块)1260.8元/吨,比上期跌2.3%;普通混煤(4500大卡)728.6元/吨,

  据商务部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系统显示,11月11日至11月17日陕西省重要生产资料监测主要品种中钢材、煤炭、化肥均价上涨,成品油、水泥价格下降。具体表现如下:一、煤炭均价上涨监测显示:煤炭均价1454.8元/吨,环比上涨2.8%。其中:无烟煤1634.0元/吨,环比上涨3.4%;动力煤810.7元/吨,环比上涨1.8%

  2023年第47周(11月13日-19日),据湖南省商务厅对全省生产资料流通市场监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与前一周比(以下皆同),所监测的品种样本销售均价涨多跌少。监测样本大类呈现4涨3跌的态势,其中钢材、化肥、有色金属、水泥市场行情报价上涨;煤炭、成品油、化工产品价格下降。具体监测情况如下:一、钢材市场价格

  据商务部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系统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上周(11月11日-11月17日)全区重要生产资料市场货源充足运行稳定,监测的品种样本大类价格与前一周比(下称环比)涨跌互相。其中煤炭和钢材市场价格环比上涨;化肥和水泥价格环比下降;成品油批发和成品油零售价格环比持平。从监测的38种零售商品样本涨跌幅排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沙特中央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中国人民银行指出,中沙建立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将有利于加强两国金融合作,扩大中沙间本币使用,促进双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一直以来,中沙双方贸易往来紧密。不过,在全球应对气候危机的背景下,传统化石燃料大国沙特正面临较大能源转型压力

  近日,GE旗下即将独立上市的GEVernova,以全新品牌形象亮相业内。据悉,GEVernova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初完成拆分、独立运营。作为一家全面关注能源转型的新公司,GEVernova将以超过130年的经验传承和领先技术为起点,凭借独有、完备的能源业务组合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因地制宜的综合解决方案。GEVernova

  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7月,习在江苏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领航定向。(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作者:翁爽沈伟民)江苏启航新征程,能

  11月15日,2023上海国际电力电工展暨储能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美高电气携2PAFDD与2PRCBO等全新产品亮相展会,凭借先进的技术创新和稳定的产品性能,获得了参展观众的高度认可,展示了美高电气在电气领域的创新实力和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把控。在此次展会中,DEKRA德凯为美高电气的2000A框架断

  11月21日,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2023年度全员会议在广州召开。14名两院院士和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专业学者齐聚一堂,为南方电网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出谋划策。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出席会议并致辞。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启宏主持会议。公司领导龙飞、肖立新、唐屹峰出

  11月22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在北京与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举行工作会谈,就逐步加强多领域全面合作、携手推动高水平发展深入交流,并见证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傅振邦,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先海代表双方签约。刘国跃对浙江大学近年来在各

  一、引言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欧洲电力市场的投资机会与挑战,为中国公司可以提供有关欧洲电力市场的详情信息和实用建议。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欧洲电力市场以其成熟的市场环境、先进的技术和坚定的能源转型策略而非常关注。欧洲地区是全球最先开始做清洁能源转型的地区,电力市场规模庞大,涉及多个国家

  11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其中就“能源转型”提出,两国支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宣言所述努力争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增至三倍,并计划充分加快两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部署,以加快煤油气发电替代。双方同意重启中美能效论坛,计划重启双边能源政策和战略对话,推动

  在全球能源转型大背景下,油气的角色将发生啥变化?油气行业又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在11月8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上,业内专家综合预测,全球石油、天然气需求分别将在2030年、2040年前后达峰,2040年前,油气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仍将保持主体地位。其中,2030年全球石油、天然气消费

  11月16日,华能清能院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通过深化技术创新和科研项目合作解决双方的发展需求,本着“深化合作、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在检验测试认证、户外实证、标准及国家重点项目申报、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展开广泛、深度合作。未来,清

  11月15日,国家电投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树彪在总部会见新疆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凯,就加强合作进行交流。陈凯对国家电投一直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克拉玛依全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产业体系和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希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新能源等领域交流合作,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