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
来源:智慧医疗    发布时间:2023-10-09 00:36:42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利用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能源的承载能力也同时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结构和方式。

  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它的能源消费量大致是成正比的。在现代化生产中,能源是主要动力来源,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实现现代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都致力于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能源。

  今天,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工业,农业等生产体系的现代化,以及人们的生活设施和服务体系的现代化,不能离开对能源的持续不断的增加的需求。

  总之,能源问题必然的联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安全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中国要发展经济,巩固国防,人们需要更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些不能离开充足的能源供应。

  在我国当今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占了绝大多数份额,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资源,但是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利用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率很低。

  我国能源品种丰富,有多种能源资源,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导致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中等水准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中等水准的1/15左右。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能源建设慢慢地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翻了一番多,支撑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翻两番。但也应该看到,我国能源的利用效率还比较低,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还比较粗放。

  由于能源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肯定要关注并解决能源在发展中产生的种种问题。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我国能源两个最大的,也是最主要的问题是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能源安全是指我国可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来支持国家经济稳步的增长和社会进步,而且能源应该是价格合理,大家用得起的。

  为了支撑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我国的能源生产增长迅速,尤其是煤炭的增长尤为迅速。相对落后的能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

  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在我国大多数表现在能源需求总量的飞速增加和能源供应的巨大压力、液体燃料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气体排放、8亿农民及快速城镇化所需的清洁能源供应等问题上。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我国一定要有一个战略性的长远规划,要通盘考虑问题。如在考虑统筹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时要同时考虑环保问题,反之亦然。我国能源种类非常之多,在怎么样发展的问题上就要依据科学,啥地方发展什么能源,发展多少等等,都要全国一盘棋,统一安排。让各种能源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而不是各提指标,“各自为战”。一个国家的能源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各种不同能源的转换、输送,并且以各种不同形式或产品服务于终端用户的庞大且复杂的系统。经过全国战略性的资源整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能源供应,减少污染和浪费。

  1. 逐渐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减少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在能源供应中的份额,发展和提高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份额。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有以下几个难以改变的事实。煤的开采和直接燃烧已引起严重的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70%-80%以上的SO2、NOX、Hg、CO2等都是由于煤炭直接燃烧所引起的。但根据对能源需求和能源供应的预测,煤炭现在以至将来(直到2050 年或更晚)仍将在中国能源消费中起主导作用,预计到2050 年煤炭将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0%-60%(目前为70%),但总量不会低于20亿吨标准煤。并且,煤炭用于发电的比例会慢慢的大,目前为50%,预计到2020 年将达到70%以上。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燃煤电厂排放的CO2将占中国CO2排放总量的60%以上,而从燃煤电厂尾气中捕捉CO2成本高昂。面对能源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日益紧迫的危机,全力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是中国能源系统的重要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发展既能够大大减少污染,也能够更好的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速度,延长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使用时间,这样既有利于环保,更有助于能源安全。

  目前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技术实现,能源获得上问题并不大,重点是和化石能源相比,价格过于昂贵,这影响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发展。因此国家必须大力进行研发技术,一方面降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成本,另一方面克服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较低,不连续等技术问题,那么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将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逐渐占有主导地位,大大的缓解能源的安全和环保问题。目前,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可以对我国能源起到非常好的补充作用。

  由于短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以及现阶段煤炭的利用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那么我们一定要改进煤炭的使用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现在我们该发展洁净煤技术和利用。把煤炭的燃烧为主的利用方式,逐渐转向气化利用,发展新型煤化工,使我国煤炭的使用方式形成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能源系统。这种能源系统以煤、渣油或石油焦为原料,将其气化后生产一氧化碳和氢气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气,合成气极易脱除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脱除污染物之后的干净合成气可作为原料来进行热、电、气、化联合生产,即在发电的同时,联产包括液体燃料在内的多种高的附加价值的化工产品,城市煤气以及工艺过程热。此外,合成气经过进一步的转化反应和气体分离,可得到氢气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直接被分离出来,得到纯度很高的二氧化碳,而不是在燃烧后被氮气稀释。这样就使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和埋存成为可能。这是未来全世界十分关注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另外,由于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石油的需求迅猛增加。我国本身石油储量较少,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2008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越了50%,国际石油价格的暴涨暴跌,以及石油与政治的种种关联,都对我国的石油供应安全造成了威胁。这很可能使我国的液体燃料出现短缺,同时天然气方面我们也同样存在着不足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一威胁,我国煤炭产业还担当着发展石油和天然气的替代能源的任务,如开发生产煤变油、代替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生产甲醇和二甲醚代替石油天然气作为交通和民用燃料等,这对我国的能源安全起到重大的作用。而发展新的煤炭多联产利用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煤炭的替代能源任务,使我国的煤炭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将煤炭“吃干榨尽”,既能更好的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也能较好的解决煤炭的环保问题。

  我国的能源战略应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并且把节约放在首位,开创节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提倡全社会的节约文化,普及节约知识。在政策上支持节能技术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应用,淘汰落后产能,大幅度提升能源使用的效率。以尽可能小的能源消耗,支撑社会尽可能大的发展。

  由2008年开始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了我国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世界各国所吃,所穿,所用的东西很多都是中国生产的,同时我国承接了一些发达国家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转移,这一方面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快速的损耗了我国的能源,污染了我国的环境,同时造成了大量的CO2这样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温室气体的减排压力慢慢的变多,这对我国的发展是一个威胁。现在的金融危机给了我国一个产业升级的机会,使我国的制造业更快的向高端发展。这次西方国家所遭遇的经济萧条,使得我国在迫使他们转让高端技术方面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在我们的产业走向高端时,要逐渐淘汰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或者将这些生产转移到拥有能源的其他第三世界国家,而我国若需要这样的产品,则可通过进口来完成。这样既减少了污染,也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降低了我国能源的消耗,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

  中国的经济发展使得石油需求大幅度的攀升,我国大量的从国外进口石油,对外依赖度非常高,而且以后还会更高,因此现阶段我国能源安全的最主要的是看石油的供应安全。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石油供应安全,我国几乎是全世界找石油。因为石油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在利用国外石油资源时,我国是冒了很大的风险,这里既有稳定供应的风险,也有很大的政治风险和道德风险。随着后石油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对石油资源的争夺将会更加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能够最终靠收购能源资产和贸易进口的方式保障能源尤其是石油的供应,随着我们国家所需国外能源的增长,我们要有一个管理和保护我国的国外能源资产的眼光和战略,要有一个统筹安排,这就不仅仅涉及我国的像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公司,同样涉及我国的外交和国防等部门。我们有了统一的国外能源战略,就有了目标和方向,也就能更大限度的利用国外能源。

  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单的提纲式的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过我们要明白的是我以上所说的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来说,都只是在治标,而不是治本。如果要治本的话,重点是改变我们的发展模式,改变我们的官僚体制,如此,才能阻止灾难的到来,而不是延缓它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