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宣贯二十大精神·产业篇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来源:资质    发布时间:2023-10-14 23:33:19 点击:1次

  原标题:学宣贯二十大精神·产业篇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能源领域的新部署。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正常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能源各个细致划分领域相对独立。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到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未来,源网荷储有望加快实现相互连通,最大限度使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科学地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将很好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我国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为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能源高水平发展的新道路。

  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郭焦锋在接受本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认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入推动能源革命的主要内容,还是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未来,我国既要高水平发展经济,又要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还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应有之义。同时,只有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有序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才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郭焦锋说。

  2022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水平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在业内人士看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更进一步、更加全面,其不仅包括建设、运维等物理层面,还包括机制、体制等方面。天合光能董事会秘书吴群在接受本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认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预计还包括非电利用部分,未来可能会出台更细化的顶层设计,统筹能源建设、保障能源安全。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6%。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本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认为,由于目前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80%、核电有安全方面的要求、水电的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未来,预计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将主要是以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为主。整体而言,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预计将主要涉及风能、太阳能、电动汽车、储能、氢能、智能电网、碳捕获等7个领域。

  启迪控股副总裁、启迪清洁能源集团董事长文辉对“新型能源体系”的理解是两个“新”。他在接受本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说:“一是新能源,即以风电、光电为主的新能源将成为未来新能源的主体。二是新型能源体系,重点在体系。只有新能源,没有一个好的体系为依托,发挥不出新能源的作用。”

  “要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就要建立以风、光、储为友好电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构建新型电网体系,包括新电网技术的应用,市场化电力交易体制的建立等。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意味着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全力发展新能源将成为中国能源发展的主旋律。”文辉说。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一定要坚持系统观念,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为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革命’贯彻不到位,中国能源革命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进程都会受一定的影响。”郭焦锋说。

  郭焦锋认为,非化石能源在新型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将逐步成为“主角”。新型能源体系的规划建设既要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美丽中国”目标实现,也要实现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在供应和使用全产业链条上的高水平协同。

  近年来,首航新能源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加强重点用能领域节能降碳,积极地推进电能替代。首航新能源总裁印荣方在接受本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认为,我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即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推动传统化石能源向绿色新能源方向转变,大力推进例如太阳能发电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网主动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大力推动终端用能转型升级。

  在印荣方看来,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过程,本质是适应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过程。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和终端电气化率的快速提升,未来,新型电力系统面临“三高”挑战:高比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高度数字化、高比例分布式能源。“要从‘发-输-配-用’全系统、全方位去应对。”印荣方说。

  他建议,一方面,加快光伏发电向“光伏+储能”转变,融合光伏和储能系统的能量流和信息流,形成光储一体系统,提升电网电压、频率稳定的支撑能力,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未来的新型能源体系,将由海量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构成,这需要能源互联网为能源管理提供平台,实现精准的能源服务。此外,新型能源体系需要大量的信息采集和运行分析,以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和可靠供电,数字化在这方面为其注入灵魂。

  文辉认为,要先立后破,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可替代的基础上才是最优选择。他提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要注意安全性和创新性。其中,安全性主要体现在新电网的升级改造中,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新技术的应用。

  “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高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面临的主体问题。未来要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型能源体系,整个产业体系要调整、政策配套要完善。”林伯强说。

  在他看来,我国的新能源产业链在世界上具有优势,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未来将让我国有机会站在世界技术的前沿。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将不仅拥有中国市场,还能拥有全球市场。

上一篇:中国能源安全新战略明确!建设多元清洁能源供应体系!(附全文)
下一篇:舒印彪最新署名文章 谈能源安全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