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要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浙能实践系列报道(二)

来源:资质    发布时间:2023-10-17 18:14:51 点击:1次

  2019年7月初,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播(刊)发了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亚辉的署名文章《习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浙江探索》。该文发表后,集团政治工作部(新闻中心)安排人员于7月25日至8月5日沿着习调研浙能的足迹,深入北海水电公司、长兴发电公司、长广集团、浙能智慧产业园、台州第二发电公司、滨海热电公司等企业采访,仔细地了解浙能集团在认真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努力打造创新型、协同型和服务型现代能源企业成功案例,形成浙能集团在实践“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方面的系列专稿。

  从9月11日起,《中国能源报》《中国经济时报》等媒体相继刊登系列报道,本期推出第二篇,讲述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打造长广集团转型新平台的故事。

  江南的夏天烈日炎炎,位于浙江省长兴县煤山镇的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内却是一片繁忙景象:爱康高端光伏电池等多个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夜幕降临后,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公司的办公室也和入园项目工地一样灯火通明,大家都在为产业园“一年树形象”“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夙夜不怠。人人奋斗,源自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集团”)快速推进长广集团转型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坚决打赢长广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初心。

  地处浙、苏、皖三省交界的煤山镇地下曾富含煤层,早在1918年就有上海商人在此投资兴办“长兴煤矿”。大自然的造化和工商业勃兴使这里形成自然集镇,煤山之名也由此而来。抗战期间,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也设在煤山境内,煤山因此被誉为“江南小延安”。

  上世纪50年代,未解决浙江省一次能源瓶颈,浙江省委决定发展煤矿开采。1957年6月,浙江煤矿筹备处在杭州梅花碑成立,后迁至长兴县煤山镇。1958年8月,浙江省内唯一的煤矿企业——长广煤矿(后改为长广集团)正式成立。

  长广煤矿成立后数十年间,先后建成13个分矿,高峰期解决了浙江省三分之一的煤炭需求量,为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各矿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长广煤矿不得不告别产煤使命,浙江省也彻底退出了煤炭生产领域。

  煤山,这座因煤而兴的浙北小镇,在短短数十年之间见证了“乌金时代”的兴衰,如今又因为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的落户,承载和见证长广集团 “老树新枝更著花”转型之路。

  长广集团发展逐渐陷入困境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牵挂着长广的转型和“长广人”的未来。2013年8月,随着长广集团最后一个分矿——七号矿井正式关闭,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长广集团通过整体重组改革实现转型的战略决策也逐渐明晰。2014年6月6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宣布由浙能集团吸收式合并重组长广集团。2014年9月2日,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长广集团改革重组工作,原则同意《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吸收式合并重组浙江长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体方案》。2015年1月,长广集团完成工商变更,成为浙能集团全资子公司。

  吸收合并长广集团之初,浙能集团领导班子就敏锐地意识到:长广的转型既要破解“存量”的难题,更要做好增量的培育,将长广建设成为拥有特色主导产业、人企共进、和谐发展的现代企业。

  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工作要求,自2015年以来,浙能集团对长广集团的合并重组部署开展了资产融合、管理融合、理念融合、情感融合、文化融合等各项接轨工作。其中,针对长广集团产业层次低、盈利能力弱、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现状,浙能集团通过植入式、转移式、新建式等举措,加大长广集团产业体系的调整力度,积极地推进新项目落地。

  在这个大背景下,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应运而生:经过与长兴县政府协商,对长广集团处于长兴县域零散土地给予整合置换,在煤山镇打造产业园。2017年7月16日,浙能集团与长兴县政府签署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投资合作协议。同年10月29日,产业园正式开园,并同步成立长广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公司,成为长广集团打造新产业、实现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创新创业工业平台。

  长广集团副董事长兼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伟介绍,产业园规划用地为1500亩,另预留用地500亩,将打造国内综合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特色园区,将重点发展能源行业的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清洁能源的高端装备制造,服务于能源行业的节能、环保、智能化设备。

  “经过短短20个月的建设,产业园除规划的园区创新服务中心外,已完成土地开发利用536亩,基本完成一期土地800亩的开发利用。” 谢伟说。

  1500亩方圆不过1平方公里,与动辄几平方公里甚至几十平方公里的其他工业园区相比,面积确实不大,但从建设进展和入园项目看,浙能产业园已显现出投入强度大、产业层次高的潜力。

  根据浙能集团和长兴县政府签订的协议,园区规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到2020年完成投资26亿元,二期到2023年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截至目前,产业园已建成产业园综合展示馆和浙能创新工场一期工程两个基础配套项目,并已招商入园项目7个,另有2个项目达成入园意向,计划投资规模超过126亿元。

  其中,有浙能集团为推进长广转型安排的浙能天虹智慧物流中心项目和浙能希科姆环保设备项目,还有爱康科技异质结光伏电池、永能动力装备、龙焱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博瑞新能源屋顶光伏瓦、智博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赫能能源环保在线与过程监测设备制造等一大批优质项目。

  在浙能产业园现场,宽阔平坦的道路两侧,一幢幢厂房正拔地而起,部分项目正在安装调试生产设备或正式投产,由爱康集团投资总规模达106亿元的异质结光伏电池即将试生产,总投资2亿元的永能背压式向心涡轮机产业化项目已经在孵化标准厂房开始生产……

  同时,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还将投资建设园区创新服务中心、天虹屋面光伏项目、综合能源供应及风光电储一体化示范项目等服务设施。

  众多先进装备制造、核心部件制造、新能源关键研发技术应用等绿色制造产业项目的落户,彰显了浙能产业园“以亩产论英雄”“以质量求特色”的发展理念。这个先进理念所蕴含的,不仅是服务浙能集团转型发展、服务长广集团改革稳定的立园初心,也体现了产业园自觉拉高标杆、自加压力的发展决心。

  曾在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担任多年研究员的河海大学教授刘奇洪认为,浙能产业园设立之初就具有源于科技和智慧基因的独特优势,而根植于大企业的智慧科技园区在国际上也不乏成功案例。譬如飞利浦公司的诞生地——荷兰南部小城埃因霍温,随着飞利浦的发展成为国际技术巨头。埃因霍温不仅成为荷兰的工业与技术中心,还创立了一个由跨国公司与中小企业、初创企业、研究机构和服务型企业组成的高科技园区,被誉为欧洲“最智慧的1平方公里”,成为科技产业和区域发展“产城融合”的典范。

  长广集团的转型体现了“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的自我革新勇气。而在其新生过程中,浙能产业园等新平台、新抓手的决策、部署和发展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浙能集团领导班子的指导和全力支持。

  2018年12月7日,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亚辉,副总经理赵建林、徐小丰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现场,调研了解园区招商、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扎根煤山、短时间内取得丰硕成果,浙能产业园兑现了 “一年树形象”的承诺,童亚辉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浙能产业园要坚持产业与技术的创新,将创新理念融入浙能产业园的各项工作中,充分体现“高端、智慧、绿色”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服务品质最好的产业园区”,将产业园建设成为浙能集团在浙北的创业创新基地。

  今年5月8日,浙江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陈月亮到长广集团调研时表示,要想方设法做好产业园发展、土地复垦等工作,守住底线,放眼全局,寻找商机,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不留后遗症。

  对于浙能产业园的落户和发展,长兴县委书记周卫兵在与童亚辉等浙能集团领导座谈时,代表长兴县委、县政府感谢浙能集团对长兴县创新发展的支持与贡献,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浙能集团在长兴县域的发展,多领域、全方面地推动深化双方合作,共同将煤山打造成为湖州市经济强镇、浙苏皖发展标杆。

  而在煤山之外,长广集团在安徽牛头山矿区移交工作中也展现出了责任与执着。7月24日,安徽省广德县与长兴县、长广集团真正开始启动牛头山矿区资产及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交接工作。各方将在今年9月26日之前完成交接,长广集团和长兴县有关职能机构人员整体撤出牛头山矿区,矿区国有资产和社会管理、司法、行政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全面移交给广德县。

  同时,长广集团棚户区改造二期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和住房分配工作,至此浙能集团吸收合并长广集团之后总造价3.526亿元的2300套安居工程住宅全部完工交付。

  今年8月5日,童亚辉来到长广集团和他的下属企业调研指导时表示,长广集团这几年工作的推进,很好地执行了省委省政府关于长广改制、合并重组一系列的工作要求和浙能集团的工作部署,总的态势明显向好。他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广的资产移交和“关、交、分、上”四篇文章,扎实推进长广改革发展工作。

  可以预见的是,长广集团的转型发展的新局面正在徐徐展开,包括浙能产业园在内的新抓手、新平台将在新的发展阶段承担更重要的责任。对此,长广集团表示,下一步浙能产业园将继续沿着浙能集团“四业”发展路径,围绕集团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八大攻坚战的部署,不忘立园初心,服务集团转型发展,服务长广集团改革稳定,紧扣新能源光伏全产业链培育以及氢能产业化落地的主线,继续加大招商运营、盈利模式、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的创新,努力打造浙能在智慧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新品牌,朝着“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开拓进取。

上一篇: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 为“六稳”“六保”注入新动能
下一篇:坚持不懈遵循执举动力安全新战略(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