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是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

来源:资质荣誉    发布时间:2024-01-19 18:45:53 点击:1次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的提升,各行各业对于能源的需求慢慢的变大,而“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现状决定了当前煤炭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压舱石作用不会改变。煤炭始终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产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

  2017年至2022年,全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60.4%下降至56.2%,由此可见,煤炭消费依然是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主体。

  在大规模低成本碳减排、大规模低成本储能未获得突破的背景下,煤炭难以突破碳排放的瓶颈,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难以高比例接入现有能源体系。因此,在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仍是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支撑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稳定器”。

  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推动下,煤炭行业落后产能加速出清,一批安全保障程度低、环保设施落后的中小煤矿相继被淘汰。煤炭市场实现了由严重供大于求向供需动态平衡的转变产业体系持续优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鲜明的新标识,为新时代煤炭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经历了多年的煤炭产业体系调整后,全国煤矿数量由本世纪初3.7万处减少到2022年底的4400处,全国煤矿事故年死亡人数由上世纪末的9,506人下降到2022年的245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22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指出,现代化煤炭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煤炭行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增强。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加快建设安全高效煤矿、智能化煤矿,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着力抢占产业链、价值链制高点。近10年来,年产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由850处左右发展到1200处以上,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65%左右提高到85%左右;年产千万吨级的生产煤矿由33处发展到79处,产能由4.5亿吨/年提高到12.8亿吨/年;,安全高效煤矿数量由406处发展到1146处,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30%左右提升到70%以上。智能化煤矿建设从无到有,截至2022年底,建成智能化煤矿572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19处,31种煤矿机器人在煤矿现场应用。

  近年来,受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我国煤炭产量及消费量均出现了先降后升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2016年,我国原煤生产量从39.74亿吨降至34.11亿吨的低点;2017年开始,煤炭生产量明显回暖,至2022年,我国原煤生产量回升至44.96亿吨。2023年1-7月我国原煤产量26.72吨。

  2022年煤炭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再创新高,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到56.2%;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万亿元,总利润1.02万亿元。由此可见,在经历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短期阵痛后,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均已逐步回暖,预计未来煤炭消费量还将进一步增加。

  近年来,煤炭企业战略性重组步伐明显加快。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联合重组成立新山东能源集团,中煤能源兼并重组国投、保利和中铁等企业的煤矿板块,山西省战略重组成立晋能控股集团和山西焦煤集团,甘肃省、贵州省、辽宁省分别重组成立甘肃能源化工投资集团、盘江煤电集团、辽宁省能源集团,煤炭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未来,国家将持续推进煤炭上大压小、增优汰劣,合理有序释放先进产能,实现煤炭新旧动能有序接替和有效转换。到“十四五”末期,我国将培育3-5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组建10家亿吨级煤炭企业。

  202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快速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促进我国煤炭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将AI、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深层次地融合,实现煤矿开拓、采掘(剥)、运输、通风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

  因此,加快在煤炭生产企业中普及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全力发展智能化开采,是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程,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手段。而随着煤炭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及产业政策的支持,大型煤企为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对于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需求快速增加。

  总之,煤炭产业作为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将继续朝着安全、智能、清洁开采方向发展;煤炭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高位,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体消费能源。

  一是现有生产煤矿短期内大幅核增产能、增加产量,持续长时间、高强度、满负荷生产,采掘关系紧张问题凸显。据相关部门数据分析,当前我国采掘接续紧张煤矿达到367处,涉及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四川、贵州、陕西、新疆等22个省(区),采掘关系失衡成为长周期平稳生产的制约因素。二是抢产量、赶进度、完任务,增加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

  2022年,我国电煤中长期合同实际兑现量约20亿吨,有效稳住了电煤供应基本盘。2023年,我国电煤中长期合同量继续扩大。从产运需衔接情况看,部分煤炭企业接到的电煤保供任务超过企业电煤资源量,炼焦煤、无烟煤企业也有超量的电煤保供任务,导致煤炭企业供冶金、建材、化工等非电行业用量减少,甚至需要外部采购高价市场煤来完成电煤保供任务。部分产煤省区内电厂均按照105%的高限衔接煤源,导致煤炭生产企业可调出煤炭资源减少,对煤炭调入省区电煤供应能力减弱。加上电煤需求不稳、煤矿生产波动、运输衔接不畅等多种因素影响,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100%履约难度较大。

  2022年,我国煤炭市场供需总体保持相对平衡局面,部分煤种市场供需仍然呈现紧平衡态势,煤炭现货市场行情报价持续高位波动,煤炭中长期合同价格长期低于现货价格,下业用煤成本比较高。随着煤炭中长期合同交易量逐步增加,煤炭市场现货交易比重下降,部分无法参与长协合同交易的企业纷纷涌入现货市场,煤炭现货市场行情报价易涨难跌。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煤炭行业细分市场调查与研究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后评价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LDL)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对碳中和导向下我国能源发展的若干战略思考
下一篇: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亟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