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丨持续增强煤炭兜底保障能力

来源:资质荣誉    发布时间:2024-02-06 11:24:52 点击:1次

  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短时间内,煤炭的能源兜底保障作用不会改变,现代煤炭产业体系建设将快速推进,煤炭产业体系将逐步优化,数字化、低碳化引领煤炭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清洁高效是煤炭产业主要发展趋势,煤基与多能源融合发展空间广阔。

  跨领域、系统化、体系化的能源布局不仅有巨大的创新空间,还会产生巨大的整体节能减排效果。多能融合的新型能源体系将提高能源储备和保障能力,保障我国能源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煤炭与新能源耦合利用,既能减少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又能提升新能源利用质量。目前,煤炭与新能源的耦合利用更多体现在电力调配上,二者深度耦合利用的各项技术仍处于研发示范或探索阶段,亟待开展煤炭与新能源化学转化、电力、热力等多种耦合形式实践,协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当前,煤炭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资源、安全生产、老矿区转型、招工难、职工职业病防治和生活改善等方面的挑战,煤炭行业既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要解决现有问题,既要深化发展内涵又要拓展发展外延,既要注重内在的提升也要注重外部环境的改善,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有关部门一同推动下,煤炭企业大力实施煤矿智能化建设,着力运用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煤炭产业,快速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少人。目前,全国已累计建成1043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277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其中全国首批示范煤矿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63个、掘进工作面239个,优化提升煤矿生产和安全素质,有力推动煤炭生产方式加快实现根本性变革,为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奠定基础,煤炭行业高水平发展迈上新台阶。

  然而,煤矿智能化水平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需要仍存在差距,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重大装备研发生产能力仍需提高,矿山装备原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智能化设备接口不够统一。

  下一步,要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围绕关键节点研究出台新的制度供给,分类分级全方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尽快研究形成智能化标准框架,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标准支撑;组织并且开展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专项培训,逐步提升煤矿智能化生产和管理水平。

  在煤炭保供背景下,我国部分煤矿高强度组织生产导致采掘失衡、安全事故频发,煤炭行业安全事故打破连续多年下降趋势出现反弹,特别是连续发生多起影响较为恶劣、情节较为严重的重大安全事故。

  2023年,有关部门出台系列安全生产管控措施,全国各煤矿主产地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持续升级。2023年9月6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逐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旨在从源头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管控:一是限制灾害严重煤矿安全准入,停止新建产能低于90万吨/年的灾害严重煤矿;二是规范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和核定工作,严禁下达超能力生产计划或者经营指标;三是矿山升级改造,加快灾害严重、高海拔等矿山智能化建设。2023年1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煤矿安全生产条例(草案)》。

  面对严峻复杂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煤炭生产企业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底线思维,压实各方责任,坚守矿工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切实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认真组织并且开展煤矿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抓好煤尘爆炸、水害、火灾等重大灾害治理,在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科学组织生产,以稳定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保障全国煤炭市场平稳运行和产业链供应链平稳有序发展。

上一篇:能源电力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使命任务
下一篇:健全治理体系 提升电力安全保障能力 ——访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司长童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