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电力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资质荣誉    发布时间:2024-05-01 21:09:35 点击:1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公司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习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高效统筹安全发展,多措并举提质增效,聚力赋能打造“三强一优”现代化绿色能源企业,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在奋力推进我省“两个先行”和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能源保供常抓不懈。始终胸怀能源安全“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坚决把能源安全保供作为公司核心任务、重要使命、立企之本、发展之要。全年完成发电量1,632.38亿千瓦时、用户侧供热量3380.36万吨,均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省内煤机发电量占全省统调电厂发电量的55.68%。圆满完成亚运会、迎峰度夏、度冬等重要时期保供任务,在迎峰度夏期间全省用电负荷“六创新高”的状况下,机组日缩出力次数同比下降68%,最高日发电量达5.61亿千瓦时、负荷率91.23%,获得上级单位和主管部门高度肯定,能源保供“压舱石”、“主力军”作用充分彰显。

  (二)安全管理扎实有效。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保持反违章高压态势,坚持不懈将“两票三制”负面清单作为执行类红线,防范遏制违章作业和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设备整治专项行动,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重大安全风险,有效提升设备可靠性,确保关键时刻机组稳发满发,能源保供稳供。一年来,公司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安全生产“零伤亡”目标,5台机组获全国发电机组“可靠性对标标杆机组”称号,4台机组获中电联能效对标优胜机组。

  (三)提质增效精准施策。坚持效益为先,多措并举强管理提质效控成本。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发挥预算在引领与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优化经营责任制考核,提升运营企业积极性,扎实开展提质增效竞赛活动。强化市场开拓,电力市场化交易签约电量位列国网经营区域全国第四。深入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全力降低煤炭采购成本,压降资金成本,深化亏损企业扭亏减亏,用足用好税收政策,加快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全年公司完成营业收入959.75亿元、归母净利润65.20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57.81亿元和83.47亿元,扭转过去三年经营承压局面,企业纯收入能力、经营韧性显著增强。

  (四)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乐电三期提前实现双投,创国内同类型机组最短工期纪录,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公司占全省统调煤电装机规模比例提升至57.6%。六横二期、台二二期、滨电四期、镇海燃气迁建、镇海联合迁建、嘉兴四期等工程建设有条不紊、分秒必争。乐电三期、六横二期获评省扩大有效投资重点建设“红旗”项目。参股中广核苍南第二核电公司,取得阿电机组灵活性调峰能力配套37万千瓦新能源项目。稳步实施“三改联动”,完成改造项目6项,增加调峰能力5万千瓦。入股中来股份300393),成为中来股份实控人。中来股份光伏背板出货量连续两年全球第一,年产16GW高效电池项目一期投产,N型TOPCon电池产品实验室转换效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公司“双主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五)党建引领更有力。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源展厅”“初心广场”红色溯源点。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党支部建设提升年”“党建品牌迭代升级年”活动,推动全企一体双融共促。开展“走进电力看浙能”主题大走访大宣传活动,弘扬国资国企新风尚。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加强政治监督,迭代升级清廉国企建设,打造具有电力特色的基层清廉建设文化品牌。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造劳模工匠创新发展和技能传承平台,职工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级特级技师、浙江省“最美工匠”等荣誉。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22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6539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7%,增速比2022年提高3.1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拉动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提高。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人均发电装机容量在2023年首次历史性突破2千瓦/人,达到2.1千瓦/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5.7亿千瓦,在2023年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占总装机容量比重在2023年首次超过50%,达到53.9%。火电装机容量13.9亿千瓦,其中,煤电11.6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9.9%,首次降至40%以下。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持续推进。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8.9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2023年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充分的发挥兜底保供作用。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将现行煤电单一制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价,其中,电量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灵敏反映电力市场供需、燃料成本变化等情况;容量电价水平根据转型进度等真实的情况合理确定并逐步调整,充足表现煤电对电力系统的支撑调节价值,确保煤电行业持续健康运行。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国。2023年,我国光伏产业链各制造环节均保持了快速地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年数据,全国多晶硅产量达143万吨,同比增长66.9%;全国硅片产量约为622GW,同比增长67.5%;全国电池片产量约为545GW,同比增长64.9%;全国组件产量达499GW,同比增长69.3%。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光伏需求呈现稳定增量态势,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公布信息,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超过390GW,同比增长69.57%,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其中我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量达216.88GW,同比增长148.1%,居全球第一;预计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390-430GW,我国新增装机量达到190-220GW。

  随着光伏技术的迭代升级和成本的迅速下降,光伏发电全方面进入了“平价上网”的时代,行业发展也从政策补贴驱动向市场供需驱动转变,市场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公司是浙江省内顶级规模的发电企业,主要是做火电、气电、核电、热电联产、综合能源等业务,管理及控股发电企业大多分布在在浙江省内。本报告期,公司收购中来股份9.7%股权并取得中来股份控制权,向“火力发电+新能源制造”双主业转型升级。中来股份主要开展光伏辅材、高效电池、高效组件、光伏应用相关业务。

  公司管理及控股装机容量约占省统调火电装机容量的一半左右,在浙江电力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除火电行业外,公司深度布局核电领域,参股中国核电601985)以及秦山核电、核电秦山联营、秦山第三核电、三门核电、中核辽宁核电、中核海洋核动力、中广核苍南核电、中核燕龙、国核浙能等核电及核能多用途公司。公司具备拥有丰富的电力行业管理经验,管理机组在全国各项评比中屡获殊荣。公司控制股权的人浙能集团为全国装机容量最大、资产顶级规模、能源产业门类最全、盈利能力最强的省属地方能源企业之一,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公司收购中来股份并成为中来股份控制方,成功切入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赛道”,推动公司向“火力发电+新能源制造”双主业转型升级。中来股份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背板制造商,背板出货量连续2年位居全球第一,电池转换效率处于行业前列。

  2023年,公司全资及控股发电企业完成发电量1,632.38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545.07亿千瓦时,同比分别上涨7.40%和7.53%;实现用户侧供热量3380.36万吨,同比增长9.94%;年末资产总额1472.41亿元,归母净资产亿674.05元。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59.75亿元,同比增长19.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2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坚持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放在首位,持续巩固“电力稳定可靠、油气底线可保、煤炭压舱兜底、新能源高质量跃升”良好态势,坚持积极有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坚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增强发展新动能,坚持以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活力。《意见》指出,要持续夯实能源保障基础,强化化石能源安全兜底保障,提升电力系统稳定调节能力,提高区域协同保障能力。我国将进一步聚焦火电、新能源发电、储能等领域,提升电力系统稳定调节能力。推动煤炭、煤电一体化联营,合理地布局支撑性调节性煤电,加快电力供应压力较大省份已纳规煤电项目建设,力争尽早投产。推动退役机组按需合规转为应急备用电源。《意见》还指出,要巩固扩大风电、光伏的良好发展形态趋势,稳步推进水电核电开发建设,持续完善绿色低碳转型政策体系。2024年,我国将稳步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有序推动项目建成投产。统筹优化海上风电布局,推动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稳妥有序推动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发展。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意见》还提出,我国将通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2024年,我国将出台深化电力市场改革促进新能源高水平发展的意见。加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推动落实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制定《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电力市场信息公开披露基本规则》《电力市场准入注册基本规则》,落实煤电两部制电价政策。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将现行煤电单一制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价,其中,电量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灵敏反映电力市场供需、燃料成本变化等情况;容量电价水平根据转型进度等真实的情况合理确定并逐步调整,充足表现煤电对电力系统的支撑调节价值,确保煤电行业持续健康运行。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首次实现对煤电这一主力电源品种电能量价值和容量价值的区分,有利于推动构建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引导煤电、新能源等市场参与者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充分竞争,全面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高举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聚焦高质量能源保供和高质量绿色转型两大核心任务,推进高水平创新驱动、高水平改革赋能、高水平开放合作、高水平价值创造、高水平党建引领,慢慢地加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坚定扛起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使命担当,奋力谱写打造“三强一优”现代化绿色能源企业新篇章。

  1、宏观经济下行和用电需求下降的风险。发电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与宏观经济紧密关联,电力需求下降对发电企业的盈利将产生不利影响。

  2、电力市场之间的竞争及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的风险。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逐步建立,电力中长期交易扩大,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不断加快,电力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发电企业的经营压力加大。

  3、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煤炭成本在燃煤发电企业的发电成本中占比较大,煤炭价格的波动将对燃煤发电企业的盈利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因受光伏产业链扩产进度及供需关系等因素影响,光伏产业链整体价格波动较大,原材料价格的短期或者异常波动可能会带来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上升或者存货跌价等风险。

  4、发电份额受到清洁能源挤占的风险。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实现清洁替代、逐步降低煤电装机占比是大势所趋,公司装机结构中煤电占比高,低碳转型压力大。

  5、光伏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的风险。随着光伏技术的迭代升级和成本的迅速下降,光伏发电全方面进入了“平价上网”的时代,行业发展也从政策补贴驱动向市场供需驱动转变,光伏企业可能面临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的风险。

  “稍后”变更“即将”!特斯拉FSD入华进入倒计时 无人驾驶商业化进入临界点

  已有342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14.45亿股,占流通A股85.35%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11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觉得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的人可加强关注。

  股东人数变化:一季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3-12-31)减少11670户,幅度-8.98%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上一篇:海锅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下一篇:加快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